世界日和

田野花开

新知笔记2103

0607-0620

有件事我必须反省: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和消化力并没有处在同一水平,就像不断推开新的窗户,贪图一时冲击,却不愿抽出时间记录二三。回过头来,发现记忆模糊一片,只残留某种虚幻的、不知源头的快感。前几天整理文保清单,愈发让我意识到这一问题。因为“强制的”记录,我可以立刻说出某些山西古建的过人之处;而像泉州的许多地点,我仅有“惊艳”的印象,却忘了近十年前为何对这座小城推崇备至。阅读、观影、听音乐等等,对生活中方方面面新知的接纳,也是如此,很有些“不求甚解”的做法。事后回想,一切都成了肤浅的“消遣”。

但还是疏懒。上周的笔记一拖再拖,终于现在不得不整理消化半个月来的新知。这恐怕会是一篇长笔记吧。

生活

“6.18”的狂热从五月延续到六月,再加上全年难得的空闲段,就变成了一笔笔大小开支。试图保持理性消费,依旧添置了家具、服饰、书籍(“添置书籍”听起来书本也像是装饰物ww)等一堆物件。布置、整理和组装的过程令人愉悦。

说说食物吧。端午那日,出于好奇试了盒马与五菱联名的螺蛳粉粽子。16元两只,内馅儿没有粉更没有螺蛳,仅两块豆干、几根木耳条和酸笋条,有种螺蛳粉汤泡饭的奇特口感。隔日陪同老丁做体检,在华山医院附近发现一间荔银肠粉——我在广州不屑一顾的连锁品牌竟然开到了上海,价格涨了不少,虽然红米肠确实不错。次日又带老丁尝寿喜烧,比起麻辣的重庆火锅,她还是更适合咸甜的寿喜烧锅底。

回了趟老家。惊闻一公务员同学在家乡通勤竟也达到每日车程3小时(海门—东灶港),周末加班亦是日常。其女下半年就要入读一年级,我们还在追忆十年前的苏州之行,真是“how time flies”。

“猪坚强”、许渊冲先后逝世。

f:id:worldsy:20210619173632p:plain

2020年10月在建川博物馆见到它

阅读

《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

作为民族志开山鼻祖,马林诺夫斯基这个名字在那一年里被我的老师们反复提及,但我始终没有完整读过他的任何一部田野报告(《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该提上日程了),反倒出于窥秘之心,先读了这本被视为“遮羞布”的日记。

出版的日记是节选,主体有两部分——1914年9月至1915年8月(1915年的3月至8月有空白),以及1917年10月至1918年7月,此时他主要在新几内亚(包括特罗布里恩群岛)做田野,也基于此写成《西太平洋》一书。

男性的私密情感

固然这本日记可以当作《西太平洋》的佐餐花絮,了解田野当时的真实情状,但马氏的情感抒发是如此之多,以至于读至半途(日记第一部分),作为一名女性读者,我对马氏所代表的男性群体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厌恶。豆瓣有一条读书笔记,更是直接破口大骂“死渣男”(看了下主页,这位读者应该也是搞学术的)。

f:id:worldsy:20210619214328p:plain

by 豆瓣@麻卑仓

日记中,马氏在某时某刻的深爱者包括——

1914年4月初已经分手的T。“(那种爱情)是一种对她的身体的着迷,是对她如诗般气质的沉醉”。但请注意,这位T是有夫之妇,日记中回忆道,“那个昏暗的下午,她丈夫最终发现了我和她的事情,她再也不能和我在一起了。”

与此同时,他还惦记着Z,一位精神伴侣的存在。“我还爱着T.,还思念着她。她的身体近乎完美,如此圣洁,但我也知道,我和她在精神上并没有什么共同之处,这点不像和Z.之间的心灵相通。但我对Z.,已经不抱有任何性爱的冲动了。如果现在我可以在她们两人之间选择一个作为伴侣的话,在纯粹本能的驱使下,我肯定会毫不迟疑地选择T.。这么选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随身携带的那些绝美照片。”(1915年1月)【呵,看脸的真相】

日记空白期,N又占据了马氏心灵。在中断五个月后的日记里,马氏提到,“我一直在认真思考同N.结婚的事。[……]如果最终我与N.结婚了,1915年3月和4月将成为我情感生活中最重要的月份。”

马氏的第一任妻子埃希·曼森(Elsie R. Masson),在日记中常常简化为E/E.R.M.、Zlotko(意为“金子”,对埃希的爱称),墨尔本大学某化学教授的女儿。

E几乎贯穿了整个第二部分。这里可以为马氏正名一下,他给人的“渣”印象或许归结于第一部分日记中情感的摇摆不定,但第二部分着实显示出他对E的挚爱,而且这种感情“源于她智识和人格的魅力,而不是强烈的性欲”。E“依然与我同在”的信念在很多时候给了马氏重要的精神支撑。二人持续通信,其中令我惊讶的是,马氏竟然还试图给E描述“自己在性上的不检点”(“有些困难”),可以说十分坦诚。

但这些也不禁让我好奇,身为马氏的第二任妻子(因埃希去世),画家瓦莱塔(Valetta Swann)读到这些有何感触?而马氏本人如果地下有知,会否愿意这样私密的日记被出版?有个朋友提醒我,自己似乎喜欢一种将私密情绪写下、被物理区隔开、并在某个时刻被他人读到的刺激感。越是具有文化素养的作者,越有可能留下假定未来“遭到”曝光的文字。

学术生活

当然,老马的学术成就并非一日达成。尽管日记不是田野笔记,却也记录了他的许多思考,包括对研究对象不乏蔑视的想法——这也是出版之初饱受诟病的地方。理应对研究者抱以文化相对主义的马氏,竟然在日记中坦言:“我对这些土著的态度无疑是倾向于‘消灭这些畜生’”,“在我眼中,土著的生活完全缺乏趣味和重要性,这里的东西和我的差距就像一条狗和我的差距一样”,诸如此类。

众人哗然。但转念一想,也是真性情。本书的“序”(by Raymond Firth)有言:

“大多数田野工作者在某些时刻都会对他们的调查感到厌烦,而且意识到自己即使对田野中最亲密的朋友都产生了沮丧和恼怒的情绪。不过,愿意公开承认这一点的人是极少数,即便对他们自己。”

在漫长的田野调查时光里,老马沮丧的时刻极多。他想念女人,怀念“文明世界”;对自己琐碎的工作兴致冷淡,感觉所在的村子毫无特点;自觉与当地人相处的时间太少,而收集资料的无谓时间太多;一边自责休息得太频繁、常看闲书,一边创造新格言“工作的最重要形式之一是休息”,继而又感到惶惶不安……

这些记述是多么真实有趣,令我在阅读时常常笑出声。譬如:

前一天我们聊了儿童的游戏,但不幸的是,我没做笔记。

(这是真的!如果不巧在没做准备的情况下获得了重要的口述信息,你都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哭泣。)

那几天我一起床便捧起书,吃饭的时候都没放下,一直读到半夜。中途只有在日落的时候,我才把自己从沙发上拽起来,去海边走了一小会儿。当时我头中一直嗡嗡作响,眼睛和大脑也[……]——但我仍然继续看啊看,一刻不停地看,就好像想把自己读到死。我发誓,读完这本垃圾小说之后,我在新几内亚不会再碰任何闲书。

(老马根本做不到,他日记中出现的小说颇多,甚至成了勃朗特三姐妹的拥趸,参见这篇书单→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506629/#comments

我正尝试“深化”我的日记,几乎每天都这么做,但至今为止我的日记也未见得有多么深刻!

(深有同感!)

自省:质问自己,在我的健康和精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现在的生活是否穷尽了最大的可能性?没有:我把“劳逸结合”这个教诲当成了“偷工减料”,就是怎么容易怎么来。

老马的作息也不太规律——他试图督促自己早起,但仍常常懊恼起晚了,之后磨磨蹭蹭补日记、誊写笔记,直到中午才出门。田野调查是需要极高自律性的研究工作,而惰性,每个人都要克服。这让我有些释然,也再次意识到,坐而论道是没有意义的,务必起而行之。另外,我有些讶异,老马4月7日生日当天的日记,平淡得不能更平淡。

最后,理想国版本中有王铭铭教授作中文版序,对了解马氏的生平、思想梗概很有帮助。

(写这篇笔记的时候,我回顾了2012~2013的驻村日记,有许多被我遗忘的事件。每天的情绪变化极多——忧愁、愤懑、想离开,但总体并非讨厌。甚至在今天,我非常想念我的村庄。)

《东京制造》

感谢友人高超的搜书技巧,在我提及此书的几分钟后,就发来了扫描精良的pdf版本。

2014年,同济大学出版社出了本堪称“魔都奇幻建筑探访指南”的《上海制造》,犬吠工作室(Atelier Bow-Wow,官网)的塚本由晴出现在了合作者一行中。好奇之下,得知早十年前,塚本由晴、贝岛桃代这对夫妇就与黑田润三(黒田潤三アトリエ主理人)就基于在东京城内的走访经验整理了《东京制造》(Made in Tokyo,メイド・イン・トーキョー),《上海制造》的结构正是完全对照《东京制造》。

全书由几篇论及考察方法、东京建筑景象的长文和70个案例组成。搜集这些平凡而特殊的建筑,是从1991年开始的。在2001年成书之前,他们还通过展览(东京建筑年展1996,苏黎世展览1997)和网页(1998,英文版1999)向外界介绍过他们发现的有趣案例。而这些建筑的共性,被作者称为“滥”(这是台版的翻译,原文应是だめ/da-me,不良建筑),并巧妙地用了日语中两个意义相近的汉字词来说明东京建筑的本质之朴素:

(东京的建筑)不是受文化熏陶的“建筑”,而是被当成事物的“建物”

最初存在于东京的建筑,没有多少图书馆、美术馆等A级文化设施,更多是停车场、棒球练习场、驾校场地等的籍籍无名却具有高经济效率的B级建筑(草根建筑)。换言之,这些建筑的功能性更加凸显,“比起文化反应的迟钝,对现实的反应就相当敏感”——它们在密集的都市空间里见缝插针,灵活使用高速公路下方、仓库屋顶等等通常不被注意的场所。

以传统常识而言,东京的这些“da-me”建筑在类型、结构、使用方式上几乎都是缺乏秩序的。但若纵观全景,每个作品仍可以说是“参与都市空间的物理结构体”。寸土寸金的现实与建筑营造的智慧在东京得到了放大——事实上,在阅读各个案例时,我很容易联想起日式紧凑型家居设计。人们不断挖掘东京这个“超级室内”的空间潜力:空调楼、冷冻楼、换气塔就是超级家电,塞进建筑缝隙的卡拉OK旅馆是自由进入的都市宠物,超市屋顶的驾校、环形高架中间的网球场等等就是奇思妙想的收纳方案……

不过由于出版年代久远(或许应该说是千禧年后的发展过快),许多建筑类型(尤其作为物流都市必然诞生的各种整合车道的设施)在今天看来并不稀奇;也由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些案例被拆除或改变功能,例如“交流道车场”(No.27,如下图)环形地块内的网球场已经都作为停车场,稍稍失去了趣味性,而秋叶原前的“电器小径”(No.2)应该是今天更具人气的“2k540 Aki-Oka Artisan”。

f:id:worldsy:20210620154844p:plain

东京都足立区加平インター

简单记录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案例。

No.10 首都高警备楼

高架行车路面与建筑层面直接相连,看起来不稀奇,但细想之下,我似乎没有在中国(世界?)见过类似案例。

f:id:worldsy:20210620155716p:plain

No.20 广告公寓
位于羽田机场旁,屋顶有超大尺寸的看板,功能是——给飞机上的人看广告!

坐了那么多次飞机,竟然没有想过附近可见的广告牌,是专为乘机者而设。

f:id:worldsy:20210620155905p:plain

No.46 公寓山寺
东横线反町站附近,靠近金刀比罗宫(台版译文错误)。公寓楼顶通往山坡上的庙宇形建筑。我甚至在google卫星图上找到了它!

f:id:worldsy:20210620160345p:plain

f:id:worldsy:20210620160435p:plain

 

游戏

《What remains of Edith Finch》

又名《伊迪丝·芬奇的记忆》,2017年由美国一间独立游戏公司Giant Sparrow制作发行。手游的步行模拟器玩过一些,但pc端还是头一回。购于epicgames,特惠22元。

说实话,最初看介绍是家族故事,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直到某条评论将它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对比,谈及其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背景,我才半信半疑地按下购买键。网友诚不我欺。Finch家族确实够魔幻,每个成员都面临宿命般的“早夭”。玩家扮演17岁的Edith,回到庄园通过日记、书信了解兄弟和长辈们如何一一死去。

f:id:worldsy:20210621002206p:plain

这栋孤岛上的“违章建筑”简直是座城堡,太酷了

Finch的家族树大致如下。

f:id:worldsy:20210621001719p:plain

每个人的死亡各不相同:失意的尖叫女星Barbara死于“怪物”,女童Molly食物中毒,Calvin试图荡秋千至高空而坠亡,Gregory在浴缸中溺死,Walter在地下室活了很久却仍然因向往外界而坠崖(?),Sam教女儿射鹿却被鹿撞下山……设定的触发情节的操作也极富创意,与场景十分契合。但其中最令我拍案叫绝的,无疑是Lewis的章节。幻想和现实在屏幕中各占半边,幻想逐渐吞没现实,当罐头厂工人Lewis完全沉浸在低头加冕为王的幻想中时,他的头颅终于迎上了锋利的切鱼铡刀。

f:id:worldsy:20210621003543p:plain

左边是幻想中的城堡,右边是应付流水线的手

除此之外,我爱极了游戏中的家居布置,几乎可以拿来作为软装参考。而大量的细节,也值得再走一遍主线,深入探索Finch家族的秘密。

《摩尔庄园》

 一款2008年推出的页游,在十多年后以手游形式回归,被大量成长为大学生、社会人的玩家们热捧。虽然我完全无法get到这种情怀向,但依然抱着好奇心下载了。

复杂的页面、单调的任务执行方式、嘈杂的聊天环境、以及根本无法吸引到本音游玩家的乐器……抱歉,实在玩不下去。就更不用说闪退这种硬性bug。相比之下,还是光遇更适合我。

影音

最近习惯打开《航拍中国》当作日常BGM,偶尔瞥一眼屏幕,感受中国的大好河山。三季覆盖了大部分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未包括在内的还有北京、重庆、港澳台、辽宁、河南、湖北、广西、西藏、青海(这个名单有点意思)。不过该系列纪录片的最大问题在于,受时长所限,50分钟一集的内容要涵盖一个省区,难免捉襟见肘,眼看众多精华景点只能被三言两语一带而过,实在遗憾。

播客与跑图的搭配是最近发现的,那么自然从几位人类学背景主播的节目《随机波动》补起。这档节目更早的名字叫做“剩余价值”,如今越做名气越大,甚至有访谈淡豹、荞麦、詹青云等具有一定学术素养的名人。有趣的是,常常在主播口中听到华东师大“薄荷实验”出品的书籍,对我而言这才是“梦幻联动”。也由此趁着618又入了一波薄荷实验引进的关于保险业发展史的书籍。

这阵子还在回顾张国荣。在他早年一张英文专辑(据说是出道首专)《DayDreaming(Day Dreamin')》中,意外发现他曾经填入英文词改编了《梨花又开放》,即《Good Morning Sorrow》。当然,《梨》这首本身也是由日本歌手因幡晃的《夏にありがとう》改编而来。

但本周最洗脑的歌曲,无疑是火遍b站的《蜜雪冰城主题曲》,由19世纪美国乡村民谣《哦,苏珊娜》改编而来,令无数网友为之折腰,自发贡献了多语种版本,也充分激发了我对这一廉价奶茶品牌的好奇。一番调研后才明白,蜜雪冰城的廉价在于自家拥有整套产业链,方可大幅压缩成本,让利于民。没有鲜果(最近有了鲜橙)、依靠果酱,也是降低成本、延长原料使用寿命的一大妙计。周末去老街特地尝了一杯芝士奶盖四季春,感觉至少不亚于“一点点”。或许,哪怕对于奶茶,也不应“以貌取人”。(跑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