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和

田野花开

迷你指南&游记|波兰卢布林Lublin

(搬运自迟迟没能继续更新的穷游贴子

之所以去卢布林,主要是为了方便次日前往古城扎莫希奇。不过卢布林也并非毫无看点,甚至可以说,是值得停留的地方。这是波兰东部的主要城市之一,也曾是一座贸易之都。常常被提起的相关重大事件,就是1596年《卢布林联盟》(Union of Lublin)的签订,正是在那之后,波兰和立陶宛才以联邦的形式成为欧洲一个面积广袤的国家。

卢布林在文化上的呈现同样丰富。既有比华沙更正宗、非重建的老城风貌(如果你追求历史的原真性),也有着高校区特有的活力(老城2公里半径内聚集着5所高校)。除了常规景点,我还在这里拜访了一座颇具设计感的当代建筑,也去了一趟可能比奥斯维辛更加压抑的集中营遗址。 

2016年评选“欧洲文化之都”时,波兰作为举办国之一,有11个城市提交了申请,而卢布林成为了入围候选名单的一匹黑马(11进5)——不过最终这一头衔还是花落弗罗茨瓦夫(Wroclaw,后文也会写到)。今天卢布林有个对外宣传的官网,你会看到非常全面的旅游(和投资)信息。我注意到这个网站是始于2015年的,或许和当时申请欧洲文化之都也有些关联吧。

景点

卢布林老城

我是从华沙搭乘Flixbus到的卢布林。走出长途巴士站,穿过马路,就立刻来到了老城入口。没有人会迷失,你也用不着问路——小山头上恢宏的卢布林城堡自会告诉你方向。所以,即使只是在这里转车,稍有时间也可以去老城快速地溜达上一圈。

和大部分老城一样,除非打算登塔或参观展馆,在老城各处兜兜转转并不需要什么费用。而我当天到达老城的时候已是傍晚,就连游客中心都关了门,遗憾归遗憾,我也落得轻松,就当纯粹在街巷之中散个步。

这次有些不巧,老城到处都在修路,据说是为了赶在暑假旅游旺季之前完成道路提升。好在老城内部并没有受到影响。

f:id:worldsy:20200420051547j:plain

那座带有高塔的城门是老城南侧的入口,克拉科夫门/Brama Krakowska。如果你从车站进入老城,应该会先穿过另一座城门,即Brama Grodzka

f:id:worldsy:20200420051633j:plain

如果放大了看,远处那座墙面斑驳的老房子,檐角有座狮子雕像,门窗上的贴纸or装饰则是一些人物旧照。

f:id:worldsy:20200420051712j:plain

这墙面装饰画莫不是仿的《神奈川冲浪里》?

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城中最空旷的一片场地,Plac Po Farze(如下图)。我最初并没有意识到地上那些石基是什么,因为大部分游客都集中在后方,纷纷挑选着合适的位置留影。

f:id:worldsy:20200420051745j:plain

那显然是一个位置不错的瞭望点。我想。所以我径直穿过这些石基走向了另一边。

的确,风光不错,能远远望见卢布林城堡。

f:id:worldsy:20200420051817j:plain

但当我踏上更高的台阶取景,随后转身之时,我终于清楚那些石基是什么了!

竟然是教堂的遗迹!

f:id:worldsy:20200420051856j:plain

f:id:worldsy:20200420051912j:plain

可能不够明显,我找了张google街景的俯视图

f:id:worldsy:20200420052011j:plain

曾经立在这一遗址上的Church of St. Michael,据说建于13世纪(甚至早于卢布林城堡),是卢布林最古老的教堂(或许是之一),也是老城内的第一座教区教堂,一直到1857年被拆除。在广场的一角,还能看到一座小小的铜制教堂模型。

至于从这里可以望见的那座卢布林城堡,从外表上就能看出来比老城更“新”一些,所以起初我对它有些不屑一顾。反而是坐在城堡前方台阶上的人们让我觉得有趣:他们看起来应该是当地人——不像游客直奔城堡而入——城堡对于他们而言,似乎就是个大公园,是个散步、碰面、闲谈的好地方。

f:id:worldsy:20200420052059j:plain

卢布林城堡,via flickr@Iza Stępień。这城堡的吸引力低得让我连照片都没拍一张。

不过后来我了解到,14世纪的老城堡早已被拆除,眼前的城堡本身就是19世纪的新作。而且更为悲惨的是,后来这座建筑充当的并不是“城堡”,而是监狱。从试图独立、造反的政治犯,到后来二战时期反抗纳粹、苏维埃政权下抵制communist奴役的几万波兰人,都曾被关押于此。直到1954年,这座城堡才恢复了自由的气息,并进行了一些翻新修缮的工程。

现在城堡内设有展览。中庭内仅有一座主塔(Donjon),是13世纪的原物。

f:id:worldsy:20200420052139j:plain

右侧的砖塔即Donjon,可以登塔。

卢布林文化中心/Centrum Spotkania Kultur/Centre for the Meeting of Cultures

我在TripAdvisor浏览卢布林poi的时候看到了这一建筑的照片,其非常之现代的外观实在让我感到惊讶。于是我快速查阅了相关信息,发现它还荣获了波兰建筑师协会(SARP)2016年的年度大奖,ok,这些理由就够我去拜访一趟了。

f:id:worldsy:20200420052227j:plain

卢布林文化中心外观,via Archdaily

艺术中心坐落在卢布林主城区的西端,虽然不远,但穿过老城走到这里的游客也不太多,因此感觉更有生活气息。我在路上听到了两个女生用四川话聊天,并非有意偷听,只是刚好走在旁边,似乎不是初来乍到的样子,想来可能是在卢布林的留学生吧。

f:id:worldsy:20200420052300j:plain

文化中心比想象中还要显眼——尤其是碰上活动的时候。我一边向前走,耳边的摇滚乐声越来越响。走到文化中心附近,只见广场四周临时设置了围栏,中间留了个小小的出入口。虽然根本搞不清状况,我还是跟着一些同样带着好奇脸的路人来到了入口,做了个简单的安检,顺利进入广场。

f:id:worldsy:20200420052334j:plain

查了单词才终于明白,这应该是卢布林天主教大学/KUL的100周年校庆活动。

享受了一会儿音乐之后,便开始干正事:看房子。

令我意外的是,内部有一面截然不同于建筑风格的极其粗糙的砖墙。查资料才知,原来这座文化中心的前身是一座早从1960年就开始规划的剧院,当地人戏称为“未完成的剧院”。这座剧院本打算建成为欧洲最大的歌剧院之一,但在经济危机、政权变动之下,工程一拖再拖。直到2007年,当地政府才决定在这块土地上另建一座多功能的演艺文化中心。2016年,项目正式竣工。设计团队有意保留了未完工的剧院的残墙,以暗示这段坎坷的建造史。

f:id:worldsy:20200420052417j:plain

我从TA上得知,这座中心的屋顶大有看头,所以接下来就乘坐电梯直奔屋顶。电梯里的同乘者看上去也是头一回到访,一个被爸爸牵着的小朋友说着我听不懂的话,神情中透着满满的期待。

4层和5层都有屋顶,玻璃连廊是最大的亮点。4层还设了间小小的露天咖啡。不过,原本用来锦上添花的绿植稍显杂乱,似乎应该好好打理一下。

f:id:worldsy:20200420052450j:plain

4层玻璃连廊

f:id:worldsy:20200420052514j:plain

从5层俯瞰

马伊达内克集中营/马伊达内克国家博物馆/Państwowe Muzeum na Majdanku

对集中营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在抵达奥斯维辛之前,就迫不及待地先去了一趟位于卢布林老城4公里外的马伊达内克(Majdanek)。或许因为这是我的首次集中营之旅,也或许是这里的游人数量远远低于奥斯维辛,我对这座集中营的印象更为深刻。

我常常是独自踏进一个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场所:毒气室、火葬场、床铺拥挤的营房……我清楚地记得,在最偏远的火化房的门口,我甚至有些瑟瑟发抖,在屋外兜了一圈,只为等待其余参观者的到达,好让我不必一个人面对曾经每天处理上百具尸体的现场。

f:id:worldsy:20200420052604j:plain

站在路边就能见到这座名为“Monument to Struggle and Martyrdom”的纪念雕塑

老城前往马伊达内克的交通很方便,23路和156路公交都可以到。我没能在上车前找到购买车票的机器,也不知道坐车要多少钱,所以直接备了些零钱,上车摊开给司机,让他自己拿。大约单程是3.2pln。

我在“majdnek-pomnik”下车,立刻就见到了上图中的雕塑。现在这里作为国家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具体信息可以参考官网。整个参观范围非常大,走上一圈约5公里,可自行开车参观。如果你像我一样打算步行走完,加上参观时长,最好预留1.5~2小时。

原野(Grounds)上留有多间营房(barrack),部分可以进入参观内部陈设,其中62号营房被改为了展馆(注意周一闭馆,但外部仍可参观)。

f:id:worldsy:20200420052630j:plain

我的参观路线。橙色营房都是可进入参观的,其中右侧单独一间竖向的营房就是62号。偏僻的左上角里,左侧为纪念墓,右侧是火化房。

f:id:worldsy:20200420052817j:plain

旷野之中,多是长而矮的黑色营房。

f:id:worldsy:20200420052857j:plain

参观过程像极了作为一名prisoner的入营流程。我从砂石路上穿过荒无人烟的旷野,首先进入更衣室,理发、换上囚服,然后去淋浴间洗净,再把自己浸入消毒缸……而在半个世纪前,有15万人曾经真的这样经历过,其中8万人来了就再没能离开。

至于毒气室,那里的异味甚至让我怀疑,是不是还有经年不散的气体。

f:id:worldsy:20200420052929j:plain

淋浴和消毒

62号营房是个系统介绍马伊达内克集中营的博物馆。影音和实物的资料非常丰富,有很多口述的悲惨故事。你甚至能在参观过程中收集名片带走——那些遇难者的名片。

但让我更加耿耿于怀的是另一间营房。那里面倒不是原景的重现,而是一个名为“Shrine”的装置艺术展。掀开厚厚的幕帘,进入昏暗的营房,四排草编镂空小球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就像那些脆弱的生命一样。背景乐声缓慢而凝重。房间的尽头有一张祭坛般的小桌,上面放着一本厚厚的书,你可以翻阅查看遇难者的姓名和国籍。

我得承认这个艺术作品相当成功。尽管这些摆设、装置没有多么特殊,但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尤其在本就阴冷的营房里,我竟然感到一丝寒意(或许也是因为只有我一个人在场吧)。那些小灯和名字,就仿佛随时能够召出冤魂一般。我在快速浏览过后,几乎是没有停留地,大步走出了这个营房。直到再次掀开幕帘回到日光之下,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f:id:worldsy:20200420053035j:plain

最后参观的是火化房和陵墓。火化房其实并不恐怖(建筑本身也是后来重建的,但锅炉是原物),某种程度上,它就是个锅炉房。但只需对历史稍加想象,就足够叫人害怕。

一旁的圆顶建筑就是陵墓(如下图)。圆顶下方保存着遇难者的骨灰。圆顶上刻有一行文字,翻译成英文是:“Our fate is a warning to you.”出自波兰诗人Franciszek Fenikowski的诗《安魂曲》。这句话我记了很久。

f:id:worldsy:20200420053112j:plain

食宿

卢布林城市不大,住哪儿都不影响出行。Folk Hostel是我在这里的落脚点,中规中矩,只不过入口是在主街背后的小巷,第一次找起来稍有些麻烦。

同屋遇到了一位来波兰working holiday的台湾男生。闲谈了几句,得知他在华沙工作时,就贪图廉价的租金住在了Praga区。他同样不觉得这一区有过于危险。

也是在这位男生的推荐下,我第一次逛了Biedronka(大大的瓢虫标志相当好认)。这个波兰最大的连锁折扣超市让我想起德国的Lidl。我在这里采购了些面包,当作次日的早餐。

卢布林的餐馆沿街都是。但一个人实在没有兴致出入餐厅,只是随便解决了一餐。倒是路边排起长队的冰淇淋店引起了我的注意。闲来无事的我也跟着排队,吃上了这次旅行的第一支甜筒(欧洲人太热爱这玩意儿了,导致我后来的旅行中也是动不动买上一支消暑解馋)。btw,我相信你也会很快记住这个单词的:Lody(冰淇淋)。

f:id:worldsy:20200420053207j:plain

交通

卢布林有自己的机场,也有火车站,但距离城区最近的还是长途巴士站。

一般来说,逛老城用不着坐车。但如果你从巴士下来,带着行李,考虑到进入老城多是上坡,且都是条石路,为了省点体力,也可以搭一两站路。

至于卢布林到扎莫希奇的车,我会写在扎莫希奇部分中。总之是很多。

实用信息

老城里的游客中心内有各种介绍卢布林景点的小册子和地图。staff的英文不错,能够给你提供很多帮助。

卢布林还有“节日之城”的美誉,一年的节日五花八门。来之前可以查查看最近有没有什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