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和

田野花开

新知周记10

0304-0310

本周目标完成了80%,总体满意。3月8日恰逢阴历生日,老丁这一辈人一直认为阴历比阳历更重要(而我的看法相反,差异原因倒是可以研究一下),非要到镇上唯一一间开始营业的面包房订个蛋糕。拗不过,加上我有些想念红宝石,就随她去了。拿来一看,四周还贴了一圈小猪佩奇巧克力薄片,于是连蜡烛都忘了插,就在乔天天渴望的眼神中迅速切分,叫她兴高采烈地端回了家。老丁又免了我本月部分还款,怂恿我买下osmo pocket,说以后出门多给她拍片。去北海道时借来试用过,可惜第二天就连机带人摔跟头,赔了几百不说,还被种了草。迟迟等不到二代,到底是下手了(哎。

继续在用“微信读书”,对它的实用性简直后知后觉。谁能想到,和五年没联系的朋友的对话契机,是一条加入读书小队的邀请。

阅读

1)《蝶变:澳门博彩业田野叙事》

很偶然的情况下在“微信读书”看到这本书,标题过于引人注目,以至于没有注意页数,就毅然跳进了大“坑”。厚是真厚,大量引用了informant的话语——如果寻找结论式的分析,就容易将这些最一手的素材略过,但事实上没有通过作者之笔明述的论断,都藏在了informant絮絮叨叨的回忆和感慨之中。

如作者自己所说,全书的理论讨论很少,这的确让人略有失望,至少我读到“后记”还在期待。然而这不能否认它作为行业档案(尤其是增加了底层人物视角)的重要意义。btw,之所以说是档案,是因为书中呈现的是2014年第一季度之前十年左右的澳门博彩环境(2002年开放赌权)。研究不可避免地滞后,但这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会给被研究者带来保护,免于可能的二次伤害,对研究者也同样具有保护作用。”(读到这句,不禁感慨此类灰色课题研究的难度之大。)

整本书依次介绍了:澳门赌场类型(区分注资方,即澳博、美资、混合资本、港资),其他地区或形式的赌场(新加坡/韩国/菲律宾的赌场、公海堵船、网上博彩),寄生于赌场的群体(黑社会、色情行业、典当业、外劳、小型旅馆/饭店/超市等经营者),赌场“软”环境(内装、供应餐饮、风水),政府监控和赌场自控(这章很有意思,会发现政府法条又呆板又无力,赌场反倒在实施公平性上花了大力气,包括高科技赌具的配置),赌场罪案,具体的博彩玩法和应对谋略(赌场甚至有中国特色的“番摊”),荷官(入行案例、群体结构、收入、职业伤害),赌客(本地、内地、香港、韩国,职业赌客),赌徒心理(吉祥物和禁忌),赌场的中介人和合作人,“扒仔”(提供借贷、陪赌、追债一条龙服务的组织的成员),控赌(疾病性质、大众媒介催生赌博、“负责任博彩”——这个概念简直自欺欺人)。

(↑ 呼……可真是全景式的赌场面面观;但章节顺序或许可以更有逻辑性一些?)

总体读下来,最大的感受是大开眼界。

进过赌场的人常常会有这种感觉:明明已经很疲惫,可是一进赌场疲劳感会顿觉消失。这种感觉来源于赌场内空气的高含氧量和赌场内的低温度。

 

(某赌客)去澳门赌场选择具体项目很重要。赌场优势就像是一些预设障碍,你喜欢跳远去试试德州扑克,喜欢短跑可以选21点,喜欢跨栏可以打百家乐,喜欢撑竿跳就去尝试加勒比海扑克。再总结一下,最难玩的是大小,最斯文的是21点,最绝的是百家乐,最邪的是轮盘,最开心的是craps(花旗骰),最给人希望的是加勒比,最消磨时间的是老虎机。

 

(沓码仔Z先生)澳门最大的中介人势力是东北帮,估计大约有四五百人吧,看看澳门开了多少家东北菜馆,就知道东北人的势力在澳门有多大了。

 

赌博的人把每次赢钱的经历和细节都记得很牢,例如赢钱时用的什么打火机,抽的什么烟,走过什么门,吃过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赢钱的理由和自己的吉祥物。

 

在英皇集团所属的朝鲜那家赌场有4年从业经历的荷官说:来到这里的赌客都很讲究,自己一个人过来的大部分都是行家,他们下赌场前会洗澡、上香,在客房走廊四面拜。当然赌场这边也有措施,我们办公室供着关公,大客来了,就把供品由鸡鸭水果什么的换成生姜,姜上还插把刀,赌场经理亲自上香,代表我们坐庄的荷官被关公附身,会出手狠辣。

 

(1980年入职澳博的W先生)我在赌场工作这么多年,发现社会环境不好的时候,赌场就会更旺,原因就是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就去赌场碰碰运气。这真的很奇怪,环境不好,反而赌场会生意好。

 

(某赌客)为保留大家对葡京的集体记忆,我希望澳门政府能将葡京列入澳门文化遗产,不拆不改。

同样印象深刻的是——从业者的收入实在令人艳羡,无论是场面上的荷官、主任,还是博彩机制造方(“年轻的软件工程师月薪可达5万,音乐编曲月薪2万-3万”)。另外,本书还引用了极其多的网络资料,包括论坛发帖,应该与课题的特殊性有关。

顺便一提,书中提到海南开放博彩业的可能性,让我想起当地大行其道的私彩。有(不止一位)彩民跟我说,认为私彩比国家发行的福利彩票更加公平公正。不知有没有研究私彩的报告。

2)《造房子》

还清楚记得和实体书的第一次碰面:2016年该书出版小几个月后,我在某街道的上图分馆外借流通处看到了它,刚刚被运过来,尚未被拆封;立刻询问能否借阅,被告知还未登记上架,自然不可。那时距离王澍获得普利茨克奖(2012)已经过去了几年,热度不算那么高,借阅未果,就把这心思搁置在旁,直到现在。

我知道王澍,应该在那年普利茨克奖公布之前,倒不是说多么了解建筑行业,而是因为苏大文正学院的图书馆出自他的设计。他的作品中,我参观过宁波博物馆、美术馆、五散房之一,也向在美院象山校区念书的朋友打听过使用感受——她不太喜欢,说“到处都漏风”。我很好奇,设计者本人如何解释。

全书整体感不强,更像是一部王澍文选,从他近十年(以2016年出版年份计算)的文章中摘选汇编(开篇《造园与造人》写于2006年),包括论文、演讲稿甚至给他人著作的序文。内容既有个人的成长回顾,也有对单个项目的设计阐释,还有对建筑设计、建筑教育的见解。能够把它们勉强分类为“意识”(理论)、“语言”(对实践/作品的解读)、“对话”(大概是演讲集,所以与前文多有重复)三个章节,想来也是不易。

简单记录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两点。

a. 建筑和园林、自然的关系

他强调,自己的“任何一个建筑都是园林”。童寯先生提出的“情趣”被他反复提及,认为“一片好的园子,好的建筑,首先就是一种观照事物的情趣”。他甚至将中国文人的造园活动与今天的城市建设联系了起来:“园子是一种有生命的活物。造园者、住园者是和园子一起成长演进的,如自然事物般兴衰起伏。对于今天的城市与建筑活动,不能不说是一种启示。”所谓的“自然形态的叙事”,其实就是建筑向自然的靠近,而将自然置于人工环境之中的园林就是一种理想模型。

他的设计很多时候是从“游园者”——或者说“游于山水者”的视角出发,不多考虑外立面,而着重构想由内向外望见的景观(“外立面实际上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从内外望的视野”)。所以,“观法同时也是设计方法”。这很有意思,我突然领会到了他的作品的表达方式。

他对建筑行业的认识同样由此而来。他说:“我们工作的范围,不仅在于新建筑的探索,更加关注那个曾经充满自然山水诗意的生活世界的重建。”

b. 是建筑师,更是文人

我现在非常认同他对自己的这一定位。单从他的书单就可见一斑,撇开那些谈及建筑、园林的经典,其余更像是文学院教授列出的书目:《红楼梦》、《湘行散记》、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格里耶《嫉妒》、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这真叫我大吃一惊,也更加确信结构主义对他的影响)……他还常以山水画和书法作比,我对此知之甚少,纯粹有种“不明觉厉”的感受。

如果代入园林的语境,“建筑师=文人”的论述就更容易理解了。“在这个系统中,文人(the literators)指导原则,工匠则负责对建造的研究,这些文人就是中国传统体系里的哲人,他们和工匠协作。”

他的“环保”理念(常见于国际评价)也很有趣,看上去真不是环境保护,而是出于一种人文关怀。“那些曾经被扔弃的废料,经由工匠的手,重新恢复了尊严,而那些在现代施工现场似乎笨拙的传统工匠,也同样恢复了尊严。”结合传统匠作(通常处理的是自然材料)和现代建造技术的做法还可以让传统存活更久,工匠也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当然,文人的清高自傲,在他身上也一点都不少。除了各种批判和蔑视之外,对于建筑的功能,他也强调“不是实用性强弱的问题,而是会不会用的问题”(象山校园)。但显然,这种“用”是基于审美和自我发现的,必然不是所有人需要的和能够接受的。

——————

主观来说,王澍肯定不在我最喜欢的建筑师之列,读完后更加确认这一点。他对“设计”的厌烦(“在今天,‘设计’大概等同于‘空想’。它是反映性的、策略性的和文学性的,因为它必须是有意义的,为了有意义不断为建筑填加意义的灰尘。”)也让我产生接近反感的困惑。在我看来,他是有些极端的理想主义者,我佩服他的坚定,但不确定是否应当被视为典范。

3)“世界名著”《下坠》

AO3被wall的事情在圈内外闹得沸沸扬扬时,我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点进界面后想了起来,玩乙女游戏之余搜索男主关键词,那些在微博上翻车的同人文似乎都带了一条AO3的链接。好奇心作祟,终于在某天去AO3看了被视为导火索的原文。

目前更新到第13章,还未完结(看样子作者也不会继续更新)。我点开的时候绝对没想到自己能读到最后。“污言秽语”仅占了非常小的一部分,相比之下,大段的环境描写、对主角之外小人物的刻画等等都让这个故事非常饱满。就立意而言,文中对性工作者的关怀也令人唏嘘。我甚至觉得,作者只是借用了一对高热度的cp,来传播自己的价值立场。可惜,现在它被禁了。“俗”总是不可说的,但恰恰是这些“俗”的形式影响着更多的人,运用得好,照样功不可没。游戏、网文、短视频,皆属此类。

电影和游戏

1)继上周《小鞋子》之后,看了新加坡的版本《跑吧,孩子》。以为只是在原故事的基础上让台词和环境更加亲切,没想到特地放在1965年的背景之下,两个球队的相处、垃圾堆翻找鞋子遇上游行、有鞋子但路途泥泞的结局等等,都多了一层政治隐喻。

2)Terrarium,植物版的“深海水族馆”。

工作

在写日本、西藏、长三角以及旅行中的志愿服务。一些新知&想法:

1)日本毕业典礼女生穿“袴”(はかま),一直以为只是弓道课对应的服装。

2)东京大学本乡校区内的建筑,除了出自内田祥三之外,还有:丹下健三(本部棟,1979)、前川国男(山上会館)、香山寿夫(伊藤国際学術研究センター;改建-工学部1号館)、芦原义信(御殿下記念館)、安藤忠雄(福武ホール,就是启动濑户内海艺术计划的那个福武,有钱真好)。

3)13所基督教教会大学(CUHK崇基书院的前身)旧址上的新学校,常常因为“中西合璧”的规划和建筑被列入“国内最美校园”榜单。这种审美取向,可能与现存案例稀少、对西式建筑特色的偏好有关?ps,位于长三角的有6所: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之江大学)、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圣约翰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沪江大学)、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金陵大学)、苏州大学本部(东吴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金陵女子大学)。

4)尼泊尔商业化的“公益旅行”(见blog)让我想到国内一些介绍义工旅行的平台,好奇实际动机与运作方式。此前还看到这些平台发布的熊猫基地志愿者招募信息(需缴费几千元,但相关部门已经明令禁止),与其说参与公益,不如说就是另一种旅游体验?那篇blog还提到一点,一个月以上或许才会对当地有所帮助,不然一周与一个月差别不大。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一年也仅能达到了解的程度(正如小鹰计划)。换言之,我基本不赞同这种短期体验式的公益旅行,它的好处几乎都是面向旅行者的,对local另当别论。(but稿子还是要写ε=(´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