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和

田野花开

迷你指南&游记|波兰华沙

(搬运自迟迟没能继续更新的穷游贴子

华沙是我那次行程的第一站,我在这座城市预留了2.5天,3个晚上。

和旅舍里的大部分伙伴只有一夜之缘——他们觉得,对于华沙,一日一夜足够了,更多的时间应该放在克拉科夫。我不否认克拉科夫在观光上的丰富度,但华沙,真的那么无聊吗?

事实证明,至少对我而言,不是。

景点

皇家大道/Royal Route

皇家大道是华沙一条旧道,连接北部的华沙老城与南部的维拉努夫宫(Wilanów Palace/Muzeum Pałacu Króla Jana III w Wilanowie),全长11公里。我的第一天行程从这里开始。

和大多数游人一样,我只走了靠近北部的一小段,主要是克拉科夫郊区街(Krakowskie Przedmieście)。这条街堪称战前华沙的“香榭里舍大街”,从南向北,经过不少古迹或雕塑,包括哥白尼雕像、保存有肖邦心脏的圣十字教堂(虽然意义大于形式,但如果想近距离参观,还是请避开早晚弥撒时间)、总统宫等等。路边的旧照也展示出了街道的历史变迁。

f:id:worldsy:20200420043935j:plain

落日时分的皇家大道,在哥白尼雕塑前拍摄,前方即是外观平淡的圣十字教堂。

不过比起参观教堂,我还是觉得路边能流淌出钢琴乐声的肖邦长凳(Chopin Benches)更有意思。这是2009年完成的一个公共装置项目,按下长凳上的按钮,就会响起肖邦钢琴曲片段,约30~40秒。这样的长凳在华沙一共有15张,都设在与肖邦有关的地点(所有地点及播放曲目可查看这里),大部分集中在克拉科夫郊区街及周边,远一些的,像瓦津基公园里的肖邦雕像附近也有。

f:id:worldsy:20200420044100j:plain

肖邦长凳,凳面有英文简介和所有设置地点的图示

尽管之前对此有所了解,但我发现自己比想象中还喜欢这样的设计:我在华沙各处总爱按下那些按钮,然后等待不明真相的游人围过来,他们常常是一脸惊叹,并在乐声消失时迫不及待地再按一次。我想再没有比这更直接可感的方式,来告诉人们,波兰是肖邦的故乡(当然实际上他的故乡还在华沙以西50多公里外)。

此外,在与克拉科夫郊区街垂直的方向上,还有一条萨克森轴(Saxon Axis),你会在地面上找到标志(如下图,地面方形深色部分就写有“SAXON AXIS”云云)。

f:id:worldsy:20200420044142j:plain

这条中轴线的设想最早由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即罗马帝国的萨克森选帝侯)提出。他计划建造一座被法式花园包围的皇家宫殿萨克森宫(Saxon Palace),而萨克森轴就是一条穿过宫殿中央、向两侧延伸的轴线,花园沿轴分布。尽管最终这个计划因资金短缺没有彻底实现,但萨克森花园(Saxon Garden)和萨克森宫确实建造完成,只是在战火中又被德军摧毁。后来部分经过复建,现在这条轴线上还能找到一座面积不小的萨克森花园/萨斯基公园(Ogród Saski)。

f:id:worldsy:20200420044212j:plain

18世纪时的萨克森宫,从萨克森花园望去。ref:Wikipedia

写游记时查了下,2018年11月12日波兰独立100周年庆典上,波兰总统安杰伊·杜达关于重建这座宏伟的萨克森宫一事签署了批文(其实之前也有讨论,但此前的欧债危机滞缓了这个项目)。或许,未来能在华沙见到这座复原的宫殿吧。

华沙老城/华沙历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Warsaw

虽然在欧洲旅行,一座座老城多到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但一直以来,我都想去看看华沙“老城”。1944年8月的华沙起义,让古城的85%化为灰烬。战后华沙市民用了5年时间,凭着感天动地的精神,重建了这座全新的“老城”,甚至让UNESCO为它破例:高仿“老城”依旧被列入了世界遗产。

f:id:worldsy:20200420044313j:plain

老城是所有游客来华沙的必访之地,资料很多,就不赘述。我跟着“小黄伞”的向导在老城中游览了两个小时(老城内的收费展览皆不参观),虽然因为时间缘故,之后我也没有再回到老城,去逛逛这里众多的博物馆(例如城堡内部、华沙博物馆、玛丽居里博物馆等),但单纯走上一圈,倒也收获不少。

广场中心高大立柱被称为西吉斯蒙德圆柱(Sigismund's Column,见上图),顶部的雕像即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三世(Sigismund III Vasa),正是他把波兰都城从克拉科夫迁到了华沙。对于他,华沙的向导带着小小的感激,仿佛是托他的福,华沙才有了今日作为首都的繁荣。(不过在克拉科夫,我从向导那儿听到了一种“失都之恨”……)这根圆柱在华沙起义时被德军推倒,如今虽已重建,在旁边(城堡外侧)还能见到当时的残柱(如下图)。

f:id:worldsy:20200420044352j:plain

而关于迁都(1596),向导给出的理由之一是,这位热爱实验的国王把他在克拉科夫的王宫(瓦维尔城堡)给烧了,不得已才迁往更北部的华沙。这是个有趣的解释,当然瓦维尔城堡被焚也是真事。不过,结合当时波兰还处于波兰立陶宛联邦时期,且这位国王又继承了瑞典的王位,说是基于地理位置、便于统治的考量,或许更让人信服。

在网上找到了一条步行路线,和我当时参加的刚好反过来,如果感兴趣也可以参考走走看。其路线如下图。

f:id:worldsy:20200420044452j:plain

★ 华沙的贫民窟Praga区/Praga District

维斯瓦河(Vistula River)是波兰一条由南向北贯穿国土全境的长河,经过华沙时,将这座城市分为东西两岸,大部分游人和常规景点都集中在西岸。相较于西岸林立的高楼,东岸似乎只有国家体育场(PGE Narodowy,2012年)能以不拘一格的建筑形态与之匹敌。

f:id:worldsy:20200420044642j:plain

维斯瓦河西岸,摄于华沙大学图书馆屋顶花园

f:id:worldsy:20180523233550j:plain

维斯瓦河东岸,右侧红色建筑即国家体育馆。摄于华沙大学图书馆屋顶花园

f:id:worldsy:20180523233550j:plain

维斯瓦河东岸,右侧红色建筑即国家体育馆。摄于华沙大学图书馆屋顶花园

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近看那座体育场建筑,因为要去探索东岸一个更神秘的街区:Praga区。做行程计划时,我通过Warsaw Local网站的一篇文章(华沙旅行时另辟蹊径的6个去处)得知了这样一个臭名昭著、又极具个性的街区,而“小黄伞”恰好有在Praga区的tour——这简直再好不过,我本就不打算独自前往这个似乎有些危险的区域——所以没有犹豫,当即报名了tour。

(这部分内容请参考更详细的游记:《华沙隔都:“布拉格”(Praga)》

华沙大学图书馆屋顶花园

这不是个常规景点,但作为业余建筑爱好者,我早早把它列入了计划。当天眼看就快到傍晚,想着景点差不多也要关门,决定就去大学看看。朝着地图上的华沙大学图书馆走过去,远远就能见到透着年代感的绿色外墙。建筑是1999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的,而备受好评的屋顶花园完工于2002年。

f:id:worldsy:20200420044950j:plain

我不确定大学图书馆是否对外开放(想来也是不行),但还是打算先进入馆内看看结构。馆西侧有一条与外部街道基本平行的通道,南北各有一门,我自南向北穿过。其实北门的停车场不远,就是屋顶花园的入口了。

f:id:worldsy:20200420045029j:plain

这条通道的中央才是学生进出图书馆的查验入口,不出所料外人无法进入。四周是各种活动海报,还有轻食、咖啡、纪念品商店。天顶完全是玻璃面,采光充足,只是一度有些身处温室的错觉。

f:id:worldsy:20200420045109j:plain

f:id:worldsy:20200420045124j:plain

我奔着目标的屋顶花园过去。网图见过很多,但并不清楚整体构造。到了才发现,公园层层向上,不算入口的几道台阶,可以大致分为上下两层。下层相当于图书馆同等高度的馆外,而上层实际上就在图书馆的顶部(也就是名副其实的“屋顶花园”部分)。上下层之间的步道中间,还有阶梯式流水。找了张大学官网的俯瞰图(如下)。 

f:id:worldsy:20200420045200j:plain

来这儿休闲的学生和居民很多,还有不少带着孩子赏花拍照的家长。零星设置的一些座椅不见得有人坐,躺在草地上的倒是三五成群。屋顶并不高,但这一带本就没什么遮挡视线的建筑,也算是个远眺的好地方。而且因为靠近维斯瓦河,能将两岸的风光都收入眼中(参考前文Praga区的插图)。

f:id:worldsy:20200420045255j:plain

f:id:worldsy:20200420045307j:plain

f:id:worldsy:20200420045336j:plain

透过屋顶的玻璃,还能见到阅览室的内部。

更多信息可以查看屋顶花园的官网。注意上层花园只在4月至10月开放。

波兰犹太人历史博物馆/POLIN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Polish Jews

在华沙第二个白天的行程从博物馆开始。因为这一天是周四,博物馆免费,我到的时候距离开馆还有10分钟,已有不少参观者在门外等候了。虽然这次不是为了来看房子,但博物馆建筑本身也让人眼前一亮。硬朗的外观线条,入口大厅的暖色调曲面内墙,怎么看都不是敷衍之作。

f:id:worldsy:20200420045444j:plain

f:id:worldsy:20200420045506j:plain

回来查了资料,发现是芬兰事务所Lahdelma & Mahlamäki参与的设计。他们在一次访谈中也提到,特地用了一道“裂口”,让博物馆与周围的公园连接。即使一开始没有注意,在离馆时也会见到正对着“裂口”的犹太人烈士英雄纪念碑。了解过整个波兰犹太人的历史之后,你很难不郑重其事地去纪念碑前向英雄们表示悼念。

f:id:worldsy:20200420045551j:plain

f:id:worldsy:20200420045604j:plain

博物馆一角展出的建筑模型

至于博物馆的内容,或许是此前柏林犹太人博物馆给我的冲击(建筑空间和展览本身)过于强烈,这次反而没有过多的感触。虽然所有内容都有英文对应,但大概是为了烘托氛围,展区光线实在不太亮,而文字小而繁密,阅读起来难免有些累。说起来,我在华沙看的几个博物馆都有这样的问题:文字或影像资料偏多,一环紧扣一环,加上历史的沉重,常常让我感觉看得喘不过气。

波瓦兹基墓园/Cmentarz Powązkowski

五六月正午的太阳还是略显炎热。所以在博物馆之后,我打算就近去些阴凉的地方,譬如波瓦兹基墓园。从博物馆过去大约20分钟车程,有公交直达。

f:id:worldsy:20200420045658j:plain

f:id:worldsy:20200420045716j:plain

这是波兰最负盛名的墓园,不仅因为占地面积大,更是有许多名人长眠于此,包括肖邦的父母、姐妹。但要在硕大墓园密密麻麻的墓碑中“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何况还是对着完全不懂的波兰语。所以我很快放弃了,索性漫无目的地在绿树成荫的墓园中散起步来。

f:id:worldsy:20200420045759j:plain

f:id:worldsy:20200420045813j:plain

不知为何这座墓碑前摆放着一只小鞋子。或许是孩子的墓?

据说,如果执着于寻找名人之墓,也可以去墓园管理办公室,出示所找之人的波兰名字,管理员便会从厚厚的册子里为你找到墓碑所在的分区。

Rondo Tybetu

这是个猎奇的景点,尤其对于中国人来说(因为你能在这儿见到不太一样的中国地图)。位置有些偏远,几乎没有游客会专门前来。我在这里也只遇到了一位在华沙暴走的意大利男生。他并不知道这些出现在高架桥下方的一系列画作有何寓意,又是为何而作。

(详细待更新,原先发表于穷游担心不过审……)

f:id:worldsy:20200420045907j:plain

瓦津基公园/Lazienki park

因为这一日用了交通通票,秉承着物尽其用的原则,我基本都在郊区跑。去瓦津基公园的初衷,是想看看设于湖心的瓦津基宫(如下图),即波兰国王的夏宫。但遗憾的是当天宫殿似乎在为了什么活动做现场调试,整个被包起来,一群慕名而来的游客只能去桥上远观。

f:id:worldsy:20200420050015j:plain

和瓦津基宫这个“水上宫殿”一样出名的,是公园西门不远处的肖邦雕像。据说,每到周日,这里就会举办免费的露天演奏会。我没遇上,就在椅子上休息了片刻。湖边是嬉闹打趣的少男少女,一旁的李斯特雕像则接受着工作人员的悉心“护理”。

f:id:worldsy:20200420050037j:plain

f:id:worldsy:20200420050059j:plain

虽说欧洲公园有东方元素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在国外遇上的时候,总忍不住多看上几眼。就像这里的中国园。奇怪的是,明明是中国建筑单位承建的,看上去(尤其是前面两个石灯笼)竟像是与日本神社的混搭。

f:id:worldsy:20200420050123j:plain

按照一侧铭牌上的解释,这里的中国园源于过去欧洲对中国文明的崇尚,早在1780年,波兰最后一任国王就提议将通往维拉努夫宫的道路命名为“中国大道”,并在与皇家大道的交叉点上,安置了一座中式拱桥,2012年考古人员还在原址上发现了地基。眼前这座显然是后世的新作,据说参考了北京的恭王府。

华沙起义博物馆/Warsaw Uprising Museum

这是我在华沙的最后半天,阴沉沉的天像是要下雨(后来确实如此),故打算还是以室内景点为主。而我在旅行时候总是醒得很早,所以除了逛公园和市场,我还常常比较各个景点的开放时间。据我的不完全统计,华沙起义博物馆应该是华沙开得最早的一间博物馆了(8:00开门)。

f:id:worldsy:20200420050211j:plain

顾名思义,这是为了纪念1944年华沙起义而建的博物馆。起义持续了63天,从1944年的8月1日开始,一直到10月2日波兰家乡军才不得已缴械投降。就像任何一场惨烈的战役一样,你能在这间博物馆了解到很多让人闻之心碎的故事。压抑,是我参观展览时最深刻的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的氛围营造和互动设计。例如将小屏影像嵌在砖墙之后,让人透过墙上的小洞来“一窥”究竟;又如分散在展厅各处的日历纸(上面记录着当天发生的事件),你完全可以收集整整63天的日历,作为纪念品带走。最大的展厅里悬着一架轰炸机,昏暗的环境中不时扫过一道道白光,让人仿佛在亲历那些让人不寒而栗的夜晚。

顺便提醒下,这间博物馆即使是平日也很热门,除了游客,还常常有成群的本国学生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所以会出现分批进馆的情况。如果看见门口有长队,先去售票亭买票,再乖乖排队就好了。

★肖邦博物馆/Chopin Muzeum

前往肖邦博物馆的路上果然下起了雨,匆忙间没找对合适的路,沿着小路到了博物馆建筑的上方。望着紧紧关闭的大门,和旁边繁忙工作的起吊机,我差点以为又遇上了展馆施工暂不开放之类的糟心事。

f:id:worldsy:20200420050306j:plain

幸好我还是走下了台阶,用力推了下门,这才知道原来正常开放,而且售票是在底层。(其实如果直接走台阶下面的那条大路,或许就没那么多疑惑了。)

虽然最初只是抱着“来都来(到波兰)了”的态度来参观这个音乐家的展览,但意外发现布展中用了不少科技元素,瞬间提升了观展乐趣。门票本身就是一张磁卡,用这张卡感应展览内各个红色区块(从一进门开始你就会看到相应指示),就会显示出对应的文字或影像资料。在地下层,还有一架放上乐谱就能自动播放对应曲目的钢琴,简直像是隐藏的小彩蛋。

除了介绍肖邦的生平事迹、展出相关的遗物(例如乐谱、头发),馆内还有不少能让人舒适地坐下、专心聆听乐曲的区域。我戴上耳机,从长长的列表中随意挑了首播放,钢琴乐声瞬间治愈了自己被华沙起义压抑着的心情。

未游览的兴趣地点

一是前面提到的维拉努夫宫,号称“波兰的凡尔赛宫”。

另一个是华沙著名的饱受争议的“礼物”:极具斯大林建筑风格的科学文化宫(如下图)。到达的傍晚我拖着行李从它身旁匆匆走过,在市区里也常会用它高高的尖顶来判断方位,不过因为对登高远眺兴趣不大,就没有去塔顶。据说内部装饰也值得一看。

f:id:worldsy:20200420050403j:plain

食宿

我在华沙住的旅舍是Warsaw Hostel Centrum,距离华沙中央车站仅1km。从机场搭乘S2线,在Warszawa Śródmieście下车,就差不多是离旅舍最近的位置了。出行、购物、取钱(超市外面就有带Euronet标志的ATM,我用宁波银行境外取款)都很便利。 

就餐方面,我在华沙老城试了一家“网红”老店Zapiecek(全城还有多家分店),特地点了自己一直很好奇的bigos(号称波兰国民菜,如下图左盘),端上来竟有些吃惊——这不就是酸菜炖肉么?难怪是秋冬配着伏特加的食物。但对于在夏季前来的我而言,吃得并不痛快。

f:id:worldsy:20200420050450j:plain

当天傍晚,误打误撞进了一家牛奶吧(milk bar)——如果你和我一样独自一人,想找些便宜方便的地方填饱肚子,请务必牢记这个波兰词汇:Bar mleczny。

牛奶吧其实是一种波兰式的小馆子,平价、量大,烹制的都是传统波兰食物,口味中规中矩,也不会太差。在二战后进入共产主义的波兰,这种牛奶吧遍地开花,为广大的贫苦人民服务。虽然现在这样的牛奶吧数量正在减少(不过我在其他城市也见到了一些转型中的牛奶吧,装饰时尚,食物种类也不限于传统波兰菜),但只要你问起,总能找到几间。

但是,不要指望牛奶吧像正式餐厅一样为外国游客提供英文菜单。最好试着记住一些简单的波兰菜的名字,或者利用你的翻译软件。这需要一点适应的时间,决定好了再去柜台点单,别挡了其他顾客的道。另外,牛奶吧默认由顾客自己送回餐盘,所以,一定不要吃完了就拍拍屁股走人。

f:id:worldsy:20200420050531j:plain

名为“Bar Familijny”的牛奶吧。中间的小窗口是点单付钱的地方,拿到小票之后,去左边窗口领餐。收钱窗口外的小桌子,是用来回收餐盘的。右侧的男性正在看墙上的波兰语菜单。

我的运气还不错——也可能是这间牛奶吧位于皇家大道的缘故,窗口胖乎乎的中年女性见我一阵比划,竟然递出了一张带英文的菜单。大喜之余,我也没忘记把菜单拍下来,以便回去好好研究,把感兴趣的菜名熟记于心。但说实话,即使对着英文菜单,我也不知道自己点的会是什么样的菜。最终,凭着我对草莓、芝士这两样成分不会太难吃的确信,竟也吃上了口感不错的一餐。

f:id:worldsy:20200420050608j:plain

我还找到了当时深受华沙年轻人追捧的觅食去处Hala Koszyki。这是一座由20世纪初的老市场改造而来的商业综合体,2016年重新开幕,定位为社交和美食的中心。工业风十足的二层建筑里,可以闻到来自世界各地的食物飘香。地下一层还有个大型超市。

f:id:worldsy:20200420050639j:plain

Hala Koszyki,via Wikipedia。(我的照片似乎丢了)

再记几个local的推荐(尽管我没机会去),主要是波兰菜餐厅:Gosciniec,Folk Gospoda。留待下次吧。

交通

Google map+Jakdojade,一般就能知道如何前往你想去的地方。

有一日票,可以无限利用巴士和地铁。

注意上车要在机器上打票,之后票上就会印有时间。如果是在车上的售票机里购买,就不用再打票了(默认出票时间即乘车时间)。此举全凭自觉,不时有查票员上车验票。

不是每一个电车/公交站都有售票机,为避免尴尬,也可以提前买几张备用。

实用信息

推荐App:Jakdojade(公交查询,波兰多个城市可用,非常方便)

网站:走跳波兰(台湾博主,有很多实用资讯,可能需要climb wall),Warsaw Local(英文网站,介绍关于华沙的方方面面,有不少清单式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