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和

田野花开

新知周记16

0415-0421

生活

听闻上海各大图书馆已开放借阅,提前检索了心愿书目所在地,专程前往长宁区图,可惜实际只开了范围极小的24h无人值守区(当然目前还是有人管理且入馆严格)。不愿空手而归,勉强找出一本相对感兴趣的《林徽因谈建筑》。大概是为了减少读者流动,staff直接帮我点下长达两个月的续借。好吧,那我也延后再阅。(书,非借不能读也;如果给它加个期限,一定是还书日前。)

前阵子因为错缴税款的问题,和朋友尝试利用个税app申诉。整个过程从提交到核查、处理不到10个工作日,效率超出我的想象。虽然政府部门常常不如人意,备受批判,但也并非那么低能。

本周最快乐的事情之一,是得知好朋友入手了一只同款蛙(出自捷克动画《鼹鼠的故事》)。她发来一张照片,于是,我创作了一幅《和世界上另一个我的连线现场》,哈哈。

f:id:worldsy:20200422221211j:plain

阅读

《鱼翅与花椒》

讶异于《鱼翅与花椒》这部非虚构作品的泛人气,但多少能从题材中猜到内容,就一直搁置在旁。真正打算读,是因为译者何雨珈。

译文非常符合我对她的期望,十分流畅。注释也顾及到了不同背景的读者,包括对方言、菜品、参考书目等的补充说明,连“飞地”这样相对常见的词语都作了注解。揪出唯一不太妥帖之处是第十一章中的“比如富勒姆区的晚宴”,“比如”在前后文中产生了歧义,改成“一如”可能更准确。但总体来说,我很喜欢她的译文。译后记也写得很诚恳,学到了。

回到内容本身。作者扶霞记录了她从英国人到近乎中国人的饮食思维的变化,局外人的视角让中国菜及关于饮食的中文都有了新的(偏向主观的)阐释。例如说到“anima”、“creature”和“动物”的差异,前者将动物与人类紧密相连,而后者似乎只是冰冷地将它视为“移动的物体”,在她看来,这或许是中国人能够轻松面对杀生、食用各类动物的原因。虽然我无法认同这个说法,但它的确很新奇。顺便一提,对我而言,这本书的意义可能更多是在于,了解中国饮食如何被异文化者解读,而不是解读得正确与否。

全书提及了作者研究或采访的多个中国菜系,包括湘菜、宫廷菜、淮扬菜等等,不过着墨最多、最深入的,依然是作者接触最久的川菜,从90年代进入中国就开始与之打交道,甚至去烹饪专门学校上了课,令毫无厨艺可言的我自愧不如。她提到川菜对“调味”的重视可能是让四川人在身份认同上充满自信的原因:“面对外面的世界,浇上一勺鱼香酱汁,就变成四川的了。”挺有意思。

这种对食物极其细致的“异化”描写,导致我在阅读时常常想起Teresa,人类学导论的老师(谁能想到看似枯燥的理论会由一个那么话痨又可爱、喜爱大熊猫的年轻姑娘来教?)。她曾经和我们分享她“一人食”时会想些什么:“我会想象眼前食物的来源,从它作为植物或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到如何一步步被种植/养殖采集分解加工,最终来到餐桌上,被我吃掉。有时候有点儿血腥,可能影响食欲,但我还是会吃下去。”(大意)后来我在单调的用餐环境下也会学着这么做,很大程度上驱除了一人食的无趣感。

书中还有一部分引发了我极大的共鸣。那是在扶霞成为美食作家之后,受邀撰写美食指南。“尽职尽责的我只有五六天时间,所以基本上得从早吃到晚。我早上先去各个店吃些点心、喝点粥,或者来碗面;接着吃好几顿午饭;下午就去小食店探询;晚上至少要吃一顿。”完全就是我调研工作的常态。

另外,因为扶霞经历了中国2003年的“非典”,那段内容在此刻读到,实在唏嘘不已。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当年就需要健康码出入小区了。但印象中,家乡没有这么严格的政策。

数码?

在某位学习瑞典语的前辈的推荐下,终于尝试使用大名鼎鼎的duolingo。完全击败了之前下载的“鹿老师xxx”。虽然很不习惯用app学习语言,但偶尔打开,轻松地点上五分钟,看着名次在排行榜上升,还是挺有成就感。btw,汉化部分太基础,果然必须使用英语界面。

最近在记忆单词的基础上恶补变位,但在app做测试题时,意识到听力的严重薄弱,看来之后必须全面发展。

这周因为传输需求,还尝试新建了一个ftp站点,在手机端远程管理(但时好时断,仍在排查故障中)。次日又因为浏览器突然无法上网,尝试修改DNS。哎,freelancer的技术养成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