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和

田野花开

建筑探访手记|养老天命反转地,荒川修作

(发布于2019.4.7)

几年前第一次去东京,就想实地探访荒川修作的三鹰天命反转住宅,尽管完全不记得是在哪本书刊还是网络见到了它古怪有趣的外观。可惜当时没能预约到吉卜力美术馆(同在三鹰、可以安排在一天游览),又赶不上反转住宅的公开见学,便不了了之。后来几次前往东京,甚至因为调研工作在这座城市前后待了一个月,探访的念头却也总是被忙碌的日程计划搁置。直到现在,三鹰天命反转住宅都还留在自己的待访清单上。

上个月(2019年3月)我又去了趟日本(本州中西部),这次没什么工作任务,难得能够享受属于自己的旅行。所以排行程时,早早就圈定了荒川修作另一处交通便利的“反转”作品——养老天命反转地,且最终如愿抵达。虽然阴沉沉的雨雪天不够赏脸,但反而让我对这座号称日本最危险的公园有了深刻体会。是故,为之一记。

荒川修作:建筑师or艺术家?

在开始流水账般的游记之前,容我先说说荒川修作(1936~2010)。

因为是通过三鹰天命反转住宅得知的荒川修作,所以在未仔细查阅其履历之前,我一度把他视为建筑师(或者至少是个实验派建筑师)。后来才发现错了:荒川修作和他有着诗人气质的美国妻子Madeline GINS(1941~2014)是彻彻底底的艺术家,只是后期以身体为中心进行各种各样的艺术探索,作品渐渐从平面向立体转变,才有了一系列作为艺术品存在的建筑。

f:id:worldsy:20200420030059p:plain

荒川修作 & Madeline GINS,photo via 事务所官网

这对夫妻档尝试的第一个建筑,是冈山奈义町现代美术馆(矶崎新设计)的“遍在之场·奈义的龙安寺·被建造的身体”(遍在の場・奈義の龍安寺・建築する身体,1994),简称“奈义的龙安寺”——作品最直观的呈现,就是京都龙安寺著名的枯山水石庭。只不过,这一日本特色的庭园要素,被搬到了躺在奈义美术馆草坡上的巨大水泥圆筒之中,像巨幅壁画一样,固定在筒壁两侧,令人错愕。

f:id:worldsy:20070430105523j:plain

“奈义的龙安寺”外观,photo by flickr@Hiratsuka,via 10plus1

f:id:worldsy:20200420030213j:plain

“奈义的龙安寺”建筑内部,photo via 事务所官网

更广为人知的三鹰天命反转住宅,落成于2005年,也是他们创作的第一栋“为了不死的住宅”(2008年他们还在纽约郊外建造了第二栋)。这栋集合住宅由9间公寓组成,房间色彩各不相同,空间亦一反常态:凹陷的地面、凸出的外墙、变化的层高、不规则的隔断墙……而之所以如此设计,是为了跨越每个人身体能力的差异:“有些空间3岁的孩童会比大人更加适应,还有一些空间的意义只有70岁以上的老人才会感受到。”

这栋住宅(或者说作品)还有一个副标题“In Memory of Helen Keller”。其意义正是在于,通过不便的建筑设计,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像海伦凯勒一样,积极调用身体感官来适应环境,把固有思维中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就有可能“反转天命”。

f:id:worldsy:20130712161415j:plain

三鹰天命反转住宅,photo via 事务所官网

荒川修作始终相信,人之“天命”是死,而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对抗死亡这一宿命。翻阅他的履历,可以看到,从1987年出版《为了不死》(死なないために)一书,到1997年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名为“WE HAVE DECIDED NOT TO DIE”的大型回顾展,再到21世纪建造的“为了不死的住宅”,无不在贯彻这一理念。

f:id:worldsy:20200420030313g:plain

纽约“Bioscleave House”,2008,photo via 事务所官网

f:id:worldsy:20200420030341g:plain

纽约“Bioscleave House”,2008,photo via 事务所官网

不得不说,这种与提倡“无障碍设计”的当代社会背道而驰的事情,确实只有不切实际的艺术家才干得出来。事实上,1997年荒川修作在接受一次采访时,就曾提到他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不同立场:“对他们(现代主义建筑师)而言,建筑是用来守护生命的。但在我看来,建筑不守护生命也没关系。建筑是创造生命、构建意识的事物。”

关于建筑“创造生命、构建意识”这一点,有一部纪录片《不死的孩子 荒川修作》就把镜头对准了在三鹰天命反转住宅中生活的人们,包括在那里出生的孩子。我很好奇使用者都有什么样的反馈,可惜暂时看不到影片。

f:id:worldsy:20200420030437j:plain

纪录片《不死的孩子 荒川修作》封面

而另一件让我遗憾的事是,2010年,这位敢于宣称“人不会死”的艺术怪才,终究在他73岁时,走向了作为人的宿命,没能实现“反转天命”的奇迹。

出发~养老町

或许是地理位置的缘故,地处岐阜养老町的养老天命反转地(Site of Reversible Destiny)并不像东京三鹰天命反转住宅那样声名远扬。但它的出现比三鹰住宅早了10年,1995年就已面向公众开放,而且18000平方米的占地规模和散布其中的众多建筑作品,也让它的可看性丝毫不亚于三鹰天命反转住宅。

前往养老天命反转地十分方便。坐电车到养老站下,之后步行10分钟就能轻松抵达公园入口。假如从名古屋出发,单程耗时约1.5小时,很适合作为一日游的目的地。

f:id:worldsy:20190317114754j:plain

养老站,车站大厅正对着检票口和站台

当天的天气状况很不乐观,阴冷的很。在JR大垣站换乘,坐上开往养老的养老铁道列车,不知道是不是当地私铁暖气不如JR给力,每一次停站开门时,还是会被涌进来的冷风吹得瑟瑟发抖。养老町位于大垣市的西南方,再往西就是养老山地,所以列车越靠近目的地,就总觉得更冷一分。窗外开始飘起雨夹雪,看着没几个乘客的车厢,我只希望一会儿入园游览的时候别太冷清。

不过大概是周末,竟也有几名乘客一同下了车,还对着站台上吊着的葫芦一通拍。车站很小,出了检票口走五步就能穿过售票兼候车厅。本打算直接步行前往反转地,但日本观光业实在做得周到,即使这么小的车站,都配备了专门的观光咨询员。大叔主动递给我一页带地图的宣传单,并告诉我这会儿刚好有免费接驳班车。我想着虽是不远,但这么冷的雨雪天能多暖和一阵也不错,便坐上了停在车站门口的中巴。来游玩的人们意外地不少,很快一辆中巴就坐得满满当当。

f:id:worldsy:20190317120620j:plain

花花绿绿的观光单页上,反转地并不是主角。养老町最知名的景点,是养老瀑布(養老の滝)及其附近养老神社里的菊水泉,分别入选了日本的瀑布百选和名水百选。

当地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养老孝子传说:孝子源丞内每天去山上打柴,再到集市卖了换钱以维生,虽然清贫,仍会给家中喜欢喝上一口的老父亲带上一葫芦酒。大概是孝心感天动地,有一日源丞内摔下山崖意外发现了瀑布,而瀑布之水并非清水,竟是酒,于是每日在此打酒归家。717年(奈良时代)元正天皇闻言行幸此地,盛赞了一番,不仅赐名瀑布为“养老瀑布”,还将年号由“灵龟”(霊亀)改成了“养老”(養老),养老町也因此得名。

f:id:worldsy:20190317114803j:plain

养老车站外就是这位孝子的雕像

接驳班车上的大部分乘客应该都是奔着养老瀑布去的,在第一站下车的只有寥寥几人。其实如果时间充裕,也不妨先去远一些的瀑布和神社,再回来逛逛反转地。要是你精力旺盛,在养老瀑布不远还有登山口,可以一路登至主峰养老山的山顶(海拔895m)。但我还有别的安排,加上并不热衷自然风光,便把此行主要的时间都留给了反转地。

养老天命反转地

养老天命反转地位于养老山山麓,环境十分清新怡人。虽然官方介绍文字总是谨慎地用“作品”一词来指代反转地,但它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公园。只不过这个公园完全没有指示牌或设定的游步道,全凭感觉四处逗留。

顺着入口的柏油路行进,一栋色彩斑斓的建筑最先跃入眼中。

入口暗暗的,也看不到有人进出,我起初还以为只是个外观,并不开放。试探着走近,才发现可以入内,且别有洞天。

f:id:worldsy:20190317093356j:plain

f:id:worldsy:20190317093544j:plain

f:id:worldsy:20200420030951p:plain

乍看是“铺天”又”盖地”的迷宫,却处处是通路;反而是貌似平坦、实则高低起伏的地面让人不得不在行进中注意脚下。这个建筑被称为“养老天命反转地纪念馆”,也是公园里唯一具有展览性质的场所,墙上挂着建筑的平面设计图,也有视频解说循环播放。

f:id:worldsy:20190317093638j:plain

房间尽头有一扇玻璃门,推开就算出了纪念馆。我在这儿踉跄了一下——本以为出去了就该是平坦路面,但事实证明,只要还在这个异想天开的反转地里,走路都需要倍加小心。

f:id:worldsy:20190317094232j:plain

f:id:worldsy:20190317094509j:plain

f:id:worldsy:20190317094616j:plain

紧挨着纪念馆的,是“昆虫山脉”和“不死门”。

昆虫山脉看上去就是个乱石堆。但在最高处,却安了个毫不起眼的手动压水泵。寓意着爬上这座“山脉”取水的人类,某种程度上与昆虫无异。

不死门则是一些插在岩石状地块上的竹子,地表镂空,刻有“養老天命反転地”七个字。至于为何叫“不死门”,不得而知。

f:id:worldsy:20190317094406j:plain

昆虫山脉

f:id:worldsy:20200420031301j:plain

不死门,photo via 日文游记

第二座体量较大的建筑是“极限近似物之家”(極限で似るものの家)。屋顶和地面都是岐阜的地图,不规则的屋顶据说是岐阜县版图的形状。没有住宅应有的外墙立面,任何通道都可以是入口。只不过有些窄得只容得下小孩子通过,还有一些所处的坡面过于陡滑,事实上也很难进出。

没有常规意义上的“房间”,只有倾斜的墙和离散的、被隔断的家具。还有一点我在游览时忽略了:天顶也安置了与地面同样的家具,与纪念馆一样可以实现“天地反转”。

f:id:worldsy:20190317094629j:plain

f:id:worldsy:20190317105207j:plain

f:id:worldsy:20190317094805j:plain

f:id:worldsy:20190317094849j:plain

这样的“极限近似物之家”散布在整个园区。除了这座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家”,在进入反转地核心区的下沉式“椭圆形野地”之后,会看到更多规模较小的“家”,一个个都被赋予了需要想象力来解读的名字:“宿命之家”、“地灵”、“想象之脐”、“白昼的混乱地带”等等。

此外,它们不仅仅是规模上的缩小,仔细观察还能见到一些不同的景象。例如在“宿命之家”废墟般白色矮墙的下方,藏着一个更开阔的“家”;在“地灵”深处的幽暗空间中,抬头能望见镂空的日本地形。

f:id:worldsy:20200420031442p:plain

养老天命反转地全区图,photo via 设施官网

f:id:worldsy:20190317100030j:plain

椭圆形野地

f:id:worldsy:20190317112502j:plain

“宿命之家”,部分过道铺有玻璃,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地表下方的家具。

f:id:worldsy:20200420031626j:plain

“地灵”里的日本版图,photo via 日文游记

椭圆形野地外缘还有半圈高台,在上面可以将反转地一览无余。要是天清气朗,应该还能望得更远。

不过由于高台上的步道被设计得太狭窄,而且双向使用(没有其他通道,只能原路折返),导致每一次遇见对面来人,双方都必须侧身才能通过。这对于打着伞还穿得臃肿的我来说,实在有些麻烦。但最终,我还是走到了高台的尽头,原因只是——我想知道尽头会有什么。

而尽头……

此路不通。

f:id:worldsy:20190317110546j:plain

左侧护栏后方,就是高台步道的入口

f:id:worldsy:20190317111116j:plain

从高台俯瞰

“日本最危险的公园”

我是在回顾这次游览、顺便翻了一些日本网友的游记的时候,才知道它还有个“日本最危险公园”的头衔。虽然不能大胆论断它是“最”危险的那个,但我敢说,这个挂着“养老”之名、充满奇奇怪怪建筑的地方,绝对不适合老年人。

据报道,养老天命反转地自1995年开园至今,已经发生过无数次滑倒、滚落之类的游玩事故。为了不让事故严重到影响设施的开放,管理方不得不增设护栏、禁止进入警示牌等。入口处的商店里,除了贩卖纪念品,还能租借头盔和轻便的运动鞋——天知道我看到的时候,还暗自吐槽了句“小题大做”。直到自己手脚并用地下坡时,才意识到这些护具真的并非摆设。

f:id:worldsy:20190317094738j:plain

真实的大坑,很多人会跳下去摆拍,但想要上来,必须借助同伴的力量。

f:id:worldsy:20200420031856j:plain

纪念品商店一角的租赁柜,photo via 日文博客

但荒川修作本人对这一使用反馈很平静,甚至淡然地说了句“(事故)意外地挺少呐”。在他发现管理方私自加设了防范措施后,还曾气愤地撤去了若干。

或许在他看来,既然“死”都是天命,受伤又何妨呢?在失衡的、不绝对安全的情况下,只有预判危险,让身体重新适应环境,才有可能反转天命吧。

旅行实用信息

设施名:养老天命反转地 / 養老天命反転地 / Site of Reversible Destiny

地点:岐阜县养老町

门票:成人/高中生/中小学生 750/500/300日元

折扣:HIS注册会员(付费)可用coupon优惠230日元 https://his-coupon.com/ja/shop_7500724.html

入园时间:9:00~16:30(开园时间9:00~17:00),周一休息,新年期间休息(12月29日~1月3日)。

官方网站:https://www.yoro-park.com/facility-map/hantenchi/

交通:JR大垣站换乘养老铁路,至养老站下车,步行10分钟。免费接驳班车(仅周六日)第一站“養老天命反転地・こどもの国前”下车步行3分钟。

参考资料和延伸阅读

[1] 荒川修作+Madeline GINS东京事务所官网:http://www.architectural-body.com/

[2] 得丸公明在荒川修作逝世后公开的访谈资料:http://www.jaist.ac.jp/ks/skl/papers/tokumaru/2_20110621IBIS.pdf

[3] NHK《想去见那个人》(あの人に会いたい)系列之荒川修作:https://www2.nhk.or.jp/archives/jinbutsu/detail.cgi?das_id=D0016010372_00000

[4] VICE上有一篇实访三鹰反转住宅的文章:《我去东京试住了一间“用来对抗死亡”的住宅》http://www.vice.cn/read/reversible-destiny-lo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