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和

田野花开

新知周记4 春节

0122-0128

1月22日(腊月廿八)至1月28日(正月初四),算是一个完完整整的春节周。虽然对我来说不存在“放假”和“上班”的切换,但接收到春节的信号——譬如淘宝店家停止发货——之后,自然而然就跟着一起停摆了。所以,很惭愧,本周只是处理了少量工作,看了半本书(下周会看完的)、两部纪录片(一长一短),整理了分散在其他网站的旧文(诶有种洗心革面在网络世界重新做人的感觉),也不可避免地对疫情给予了大量关注。

影音

为了给新、马的旅行做功课,找了曾在新加坡国立念宗教学的朋友,她推荐的书单、片单中,就有纪录片《下南洋》。这是2013年播出的片子,全十集,每集掐头去尾约40分钟。“南洋”这个宽泛的概念在这里主要对应今天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

虽然是朋友所推,还在豆瓣拿到了9.0的评分,但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尤其面对这样一个宏大的历史题材)让我在看片之初就放低了期待。即使在片头看到主题曲的演唱者是胡德夫,这样的预设也没有改变。不过,或许正是如此,整部作品的完成度和启发性超乎想象。至少,它规规矩矩地沿着时间线整理了历史的脉络,有群像有个体,并提供了不同视角的解读(出镜的学者数量不少且领域颇广,包括南洋研究、欧亚关系、历史学、人类学等),这就很难得。

作为总述的第一集(“华南之洋”)不算是个“好头”,过于分散的讲述差点把我劝退。幸好撑到了第二集。此后到第九集,从华人的主体性出发,依次介绍了如何南下、开荒拓土、建立家园、冲突和反抗、经营壮大、反哺内陆。第十集(“期待南洋”)则是对现状的呈现和对未来的展望。中间八集有着紧密的连贯性,虽对焦于历史的片段,但颇有代表性,能窥一斑而知全豹。第五集“百年兰芳”是我在观看时首次感慨“有趣”的一集。事实上,从第四集“血泪南洋”(排华、屠杀史)到第六集“千年家族”(南洋华人家族振兴的典型),本可按照时间线无缝衔接,却加进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兰芳共和国,还特别指出了清朝学者和现代学者关于“兰芳是否可以被称为共和国”的观点差异——清朝罗香林在1937年的论文中将“兰芳公司”称为共和国,甚至列为早于美国和法国的近代世界第一个共和国,而受访的学者无人承认兰芳拥有“共和国”概念的形态。片中对此的解释是:或许罗香林的做法包含了对当时中国的变革的期望。

文案总体亦很客观,在小心翼翼的当下甚至显得有些大胆。(第四集→)“这个帝国太大了,每个事件如同水面上的涟漪,哪怕在涟漪中央引起荡漾,传得远了,也就化开了。”(第七集→)“以封闭为己任的天朝”……诸如此类。全片始终谨慎地用“华文”一词替代国人更熟悉的“中文”,用更精准的“母国”(而非“祖国”)描述南洋华人的出生地,在最后一集也表明,他们如今是“马来西亚人”、“新加坡人”,“数十年来,他们始终处在某种自我身份认同的疑惑中,却也在努力构建一种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要说显而易见的缺点,就是从头到尾灰暗的色调——未免也太沉重了些?

另一部纪录片是国家地理拍摄的《明日之都:新加坡》。片长仅40分钟,一个早饭的功夫就能看完。从建筑和运输、食物和饮用水、智慧城市等方面介绍了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新加坡。借豆瓣网友的短评:它的缺点,就是没有提到新加坡的缺点。Anyway,那可能也不是一部40分钟的片子要深究的课题。

疫情

上周写周记的时候,我还在规划元宵节后的哈尔滨之行,抱着幸存者心理幻想疫情不至于快速蔓延,也并不真正打算退掉机票;谁知,不过短短数日,一切都变了。我异常分裂地一边看着电视上热闹的春晚,一边在豆瓣和微博刷疫情,转眼又在淘宝火速购买了医用外科口罩和75度的医用酒精。

其实全民“宅”化的浪潮对我没有什么影响,原本就不爱走亲访友,每天在家都能自得其乐,这下有了正当理由,更是如鱼得水。但身为社会人,实在难以置身事外,何况风声四起,我妈都要靠我不停地科普和辟谣。

我并不打算记录这场疫情具体如何,只是单纯说说个体感受。比起2003年,网络的影响在这一次得到凸显。快速传播的大量信息瞬间喷涌,全民的高度聚焦让我的微博和豆瓣首页从原来的“百花齐放”变成日夜无休的疫情讨论。我后来意识到,自己在这件事上投入了过多的关注和共情,以至于产生心理愧疚和疲惫。所以这两天有意识地不去浏览、刷新或搜索,只是从电视摄入一些新闻。唯一能翻的是某匿名日记app,大家仍旧记录着鸡毛蒜皮的日常,却意外地令人平静,仿佛获得了心灵慰藉。过载的信息如同漩涡,这次算是体会到了。

顺便一提,前些日子整理以前的翻译练习,发现“灾害乌托邦”的概念很适合解释疫情之下民间自发的各类有序行动。

见闻琐事

小镇少新闻,这个春节就更安静了。棋牌室关了门,某书记儿子的婚礼不再大肆操办,据说连殡仪馆都限制了送葬人数。

早上听闻科比离世,震惊之余感慨生命无常。晚上在央视新闻看到一对阿富汗父子,男孩向往与偶像梅西再次见面,父亲却为他们的上一次见面后悔不已——皆因孩子的出名还带来了更加频繁的骚扰电话和威胁信。不禁会想,死亡、威胁、疫病,其实是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情。

反正愿望都是说说而已,不如期盼下,明天会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