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和

田野花开

新知周记28

0826-0908

生活

往常一年去医院的次数都比不上最近一月,对华山医院的预约挂号就诊系统已然驾轻就熟。一个经验所获是,下午看病可能效率更高(医生甚至能从容地与老丁闲聊出游事宜)。不禁让我想起,为何人们总是习惯早上就医,即使需要大排长龙?老丁有个解释是,老一辈认为“早”看病早好。与此同时,网上也不乏值得参考的理由,例如作息习惯、路途遥远、空腹需要、时间有限、认为早晨身体机能更稳定且医生精神面貌更好等等。但觉有趣,且作一记。

又与一久违的朋友见面,同岁单身,免不了说到个人问题。双方都有好友网恋成功,慨叹之下,惊闻皆是源于“一周CP”。这个早两年就听说的概念,竟然至今仍然火热,令我有些诧异。算法真的能够“解决”爱情需求?(然而从未试过,不予置评。)

第一次为CU人类学系周年庆写了篇回忆向的稿件。作为学渣,下笔惶恐,亦不知从何忆起,短短千字文耗费许久,超乎想象。此外,指南调研已提上日程,继海南之后,终于迎来gap year的另一驻留地四川,重返故土,再会旧人,确实心绪荡漾。

阅读

《人类简史》

在阅读《枪炮》一书时,具有相似性的《人类简史》再次被推至眼前,出于对豆瓣9.1分的好奇,以及试图比较二者,我找来了这一尤瓦尔·赫拉利“简史三部曲”的首作。从文字体量来看,它称得上一部鸿篇巨著,但从内容而言,的确只能算作“简史”。而且不知是否为译本的原因,作者在注释上颇为粗疏,让人经不住怀疑每个言辞凿凿的论断背后,究竟有无可信的来历。当然,作者梳理了人类历史的复杂走线,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线索,部分读者应当获益匪浅;但在我看来,阅读本书的意义不及更加扎实的《枪炮》。

关于全书的架构,作者在第一部分有这样的描述:

历史的路上,有三大重要革命:大约7万年前,“认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让历史正式启动。大约12000年前,“农业革命”(Agricultural Revolution)让历史加速发展。而到了大约不过是500年前,“科学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可以说是让历史画下句点而另创新局。这本书的内容,讲述的就是这三大革命如何改变了人类和其他生物。

除此之外,作者还用了一大部分来讨论人类如何成为“我们”(共同体),“讨论货币、帝国和全球宗教是如何传播,又如何建立起全球一家的基础”。

不知道是学科敏感还是客观如此,书中许多看似跳出常理的观点都有人类学理论的影子,包括想象的共同体、洁净与危险等等。抛开细节,从思维方式来说,我并没有得到突破性的收获。(或许由此能证明,人类学对大部分人会有相当大的启发。)

第十九章对“快乐”的讨论是个例外(也可能因为它涉及心理学)。作者提到,快乐的标准并不基于某个客观条件,而是“客观条件和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因此,“如果说快乐要由期望来决定,那么我们社会的两大支柱(大众媒体和广告业)很有可能正在不知不觉地让全球越来越不开心”。这真是个有趣的结论。另外,作者也指出,佛教的特殊性在于,它认为快乐不是主观感到愉悦、生命有意义,而是放下追求主观感受。大约就是我们听过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境界吧。

《动机与人格》

尽管对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一知半解,也很少主动寻求答案(部分原因是这一名词被大众媒体的滥用),若不是朋友的推荐,可能完全不会想到阅读这本书。看完了个人最感兴趣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的相关章节,与想象不同,论述颇为扎实严谨,堪为专业的研究报告。

马斯洛坦言,研究自我实现者并不容易,这样的案例少且研究周期长。事实上,这一研究无法被视为学术任务,唯有出于兴趣,用毕生的时间追寻和探索,才能有所成果。在这一点上,我仿佛看到了自我实现课题研究与人类学的共通之处,也愈发对结果感到好奇。

书中总结了自我实现者的特征,归纳总结如下:

  1. 对现实的感知:能够比较准确判断他人,不害怕未知(甚至更感兴趣),不急于定义未知。
  2. 接受:接受自我,不易产生自卑、羞耻、内疚等情绪。
  3. 自发性:相对自主,不遵从惯例。
  4. 以问题为中心:特别是集中在自身以外的问题上,尤其那些以世纪为尺度的永恒话题、基本原理;换言之,他们关心长远的宏大的课题。
  5. 超然独处(solitude):喜欢独处,但不是内倾(内倾/外倾这样的二分法不适用)。
  6. 清新的鉴赏力:体验生命的基本内涵,对于真正的美(常常是自然)可以反复欣赏(重复感受日落、花开的美好)。
  7. 拥有高峰体验:极度狂喜,意识到重要的事情发生。
  8. 人类同族感:将全人类视为命运共同体。
  9. 谦逊和尊重:即使对方十恶不赦,也不至于无限度地贬损其人格(但这不是说他们没有是非善恶的观念)。
  10. 亲密的人际关系极少:例如一位研究对象所说,如果要交真正的朋友,是不可能同时交很多的。
  11. 遵守明确的道德规范。
  12. 重视手段和目的:手段也可以成为目的,因此不仅享受目的(结果),也能享受过程。
  13. 哲理性的幽默。
  14. 如同孩童般的天赋性的创造力。
  15. 对文化同化的抵制:不愿意完全沉浸于某种文化,敏锐地保持距离,使自己能够抽身观察。

另一个有趣的事实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研究对象包括人类学家Ruth Benedict(《菊与刀》、《Patterns of Culture》)。

影视

《阿基拉》

大友克洋的经典之作。

《东京reborn》(東京リボーン)

为迎接2020东京奥运,这座城市做了哪些超级工程?大友克洋参与制作,令我想起早前一部纪录片《沸腾都市》,同样也有著名动画电影导演(押井守)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