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和

田野花开

书评|高山云(吕烈丹)《从迦太基到迈锡尼:世界文化遗产旅行笔记》

“旅行笔记”这样的副标题大概会误导兴致勃勃的读者:毕竟《从迦太基到迈锡尼》实在不是一本能够让人带着闲情逸致翻阅的书。每篇着墨最多的主体,都是遗产地的历史背景,以及废墟、建筑或城镇的客观面貌,行文风格一如学术专著。如果你对所述遗产地不感兴趣,很可能昏昏欲睡;要是你恰好去过,又可能会在一目十行中感觉那些段落与旅游指南没什么两样。

最初拿到书的我便是这样。满怀激动之情,快速翻看了几篇熟悉的目的地,大量的描述性文字、零星的观点和古板到有些哭笑不得的“旅游小知识”板块令我不得不质疑全书的水准。于是,它在我的床头躺了几个月,直到最近,我才终于从头到尾仔细读完。而越是深入,就越能理解作者的用意。

 

f:id:worldsy:20200419163519j:plain

作者: 高山云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世界文化遗产旅行笔记

遗产地的选择

本书共有51个目的地章节,分为文化景区篇(9)、考古遗址篇(12)、古城古镇篇(13)、宫殿城堡篇(6)、宗教建筑篇(8)、工业遗产篇(3)。按照作者在前言所说,这些皆是“从我去过的50个海外国家160多个城市中选择而成”,也是“个人教育背景、专业和兴趣的结果”,“并不是一个兼顾世界五大洲的均衡选择”。

虽然作者说来随意,但这些选择绝不是毫无讲究。前言附有一张本书涉及的世界文化遗产与世界古文明的对照年表,可以看到遗产地的年代跨度和代表文明:从旧石器时代的维泽尔河谷洞穴遗址,距今约3500年的迈锡尼遗址(迈锡尼文明)、卢克索和哈特谢普苏特神庙(埃及文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06年的佩特拉古城(纳巴泰文明),始于公元2世纪的美山遗址(占婆文明),公元4世纪至10世纪的玛雅文明的遗址,7世纪之后的凯鲁万(伊斯兰文明),9世纪的吴哥窟(高棉文明),15、16世纪的马丘比丘、库斯科古城(印加文明),一直到近现代的工业革命。尽管在组合成集时,遗产地按照主要特点分成了五类,但显然作者心中自有脉络。也正因如此,米诺斯文明发源地的希腊克里特岛才能跻身其中,即使它未被UNESCO列为世界遗产。事实上,如果你知道这本书最初的名字是《永恒的文明:50个世界文化遗产之旅》,或许就不会感到奇怪了。

与此同时,作者反复提到,一些未入选的遗产地并非不重要,只是相关书籍已经很多,不必重复,例如中国境内的遗产地、以雅典为代表的著名古代文明;还有一些则是考虑到国家冲突、安全问题等(例如伊拉克、叙利亚等地的文化遗产),故而仅以概述指出其重要性。另外,由于作者希望普及现代文化遗产保育的基本概念,所以是否能够在这方面以小见大,应当也是一个选择标准,例如芬兰的劳马古城:“很多人认为欧洲的建筑以砖和大理石为主,因此比较容易长期保存;东方的建筑以砖木为主,因此难以长期保存。但北欧地区其实有不少用木材构建的建筑,包括民房和教堂;劳马古城便是这类建筑的代表。”(p248)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选取了三个工业遗产,这是今天提到文化遗产时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因其本就数量稀少。“在2001年的一份报告中,工业遗产只占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5.3%,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欧洲,少量在亚洲和拉丁美洲,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则一个‘工业遗产’都没有。”(p522,顺便一提,作者也指出了遗产分布不均的“欧洲中心主义”。)但在作者看来,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和保育有其意义,不仅在于欣赏和赞美人类历史上重大的工业技术革新,还在于提醒人们批判性地审视这些革新如何影响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例如对环境的副作用、童工的出现等等)。

遗产地的呈现

如前所述,作者对每个遗产地都有大篇幅的背景介绍,但我不认为这是文章的“水分”,更不能理解为何这会被指责为对UNESCO官方文件或维基百科的抄袭。如果没有足够的文本实证,何以带出作者的目的——向读者展示遗产地的独特性,即为什么这些地点能够被列为世界遗产。固然,这些在UNESCO文件中已有列明,但作者仍有增加自己的解读。例如在讨论越南美山遗址时,作者认为UNESCO不应该完全不提它20世纪中期越战中的那段辛酸历史,因为这段历史不仅对于越南甚至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无论幸存的神庙、还是被炸为碎片的历史建筑,都是战争摧毁人类文明的物证。“归根结底,通过认识人类多元文化而减少冲突,这也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议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初衷。”(p54)

而在我看来,比起介绍遗产地的特色,本书更大的亮点,是常常谈及遗产的修复和保育。遗产的存在尚且不易,如何使其延续,并被现代观众认知,同样是考古学研究和公共教育面临的课题。作者在诸多案例中比较浅显地展示了这个过程的困难。要不要修复和重建?如果不进行修复和重建,一般参观者见到残缺不全的墙基、柱础,难以想象古代建筑的面貌;另一方面,复原工程虽能帮助参观者理解相关的建筑工艺、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但这种做法究竟要在怎样的程度上忠实复原或参考现代学者的解读,尚无定则。用什么方法修复?不能一概而论,东西方历史建筑和考古遗址使用了不同的建材,《会安指引》(也有译作“会安草案”)的出台正是用于应对以砖、土、木为主要建材的亚洲古迹的保育。许多遗产的情况更复杂,例如处在地震带和热带雨林气候中的马丘比丘。就连大名鼎鼎的巨石阵,也饱受着来自附近高速公路的汽车尾气之苦。至于旅游开发带来的“商业城”、“死城”的问题,就更常见了。

除了以上介绍,我还想特别指出一点,也是阅读时最能引发我共鸣的内容,即作者的批判视角。例如在提到法国殖民政府对东南亚遗产的保护时,既肯定了这些行为的积极意义,也提醒读者这些亦是殖民统治手段的一部分,“这些工作可以向百姓证明殖民政府的政绩和能力,借此确立其殖民统治的合理性。”(p60)还有一些遗产,其界定和建构实际上是为社会精英和国家政权服务的,譬如英国布莱尼姆宫(布伦海姆宫)是“典型的现代国家对政治权利、国家主义意识的炫耀”(p378)。

或许读者还会留意到作者严谨的写作风格。大量引用脚注中,不仅有论文、专著,还有景区的说明牌(虽然这可能是不得已引之),例如韩国昌德宫(p414)。一些指称的使用也经过了深思熟虑,例如遵循原住民的称呼,将众所周知的“复活节岛”称为“拉帕努伊岛”。又如在墨西哥的乌斯马尔,虽然某些主要建筑已被最初的探险家命名(“修女四合院”、“魔术师金字塔”),但这些名字未必反映建筑的真实功能,且玛雅的塔与埃及金字塔的作用全然不同(前者祭祀后者墓葬),因而作者“只将主要建筑按其形状或功能称为宫殿、四合院、方形祭祀塔或椭圆形祭祀塔等”(p197)。

不足

作为作者的众多学生之一,对老师的书提出批评着实诚惶诚恐。但不可否认,这本书“堆砌”了太多遗产地的事实描述,作者的观点仅只言片语,讨论也限于点到为止,难免显得“蜻蜓点水”。个人猜测这多少受到了巨细靡遗的人类学民族志(ethnography)的影响,同时也与书籍的策划定位有关(却难以把握泛科普和学术论著之间的度)。

“旅游小知识”的部分,在信息铺天盖地的网络时代的确有些鸡肋。我必须套上粉丝滤镜说,有些当作小故事来看,还算有趣。例如在“哈德良长城”一章的末尾,提到游客热衷于去丽兹酒店喝下午茶,以至该酒店一天供应四次下午茶,成了大批量生产,已失去下午茶的原意,“个人意见认为丽兹酒店下午茶的食物质量和服务都不见得有多么出色,无非是大家都慕名去它的金色棕榈厅坐一下,打扮起来到那里看人,也希望被人看,喝下午茶成了一种‘社会表演’。”(p34)

文笔的问题,偶显用词啰嗦重复,但瑕不掩瑜。还有需要指出的是,大约是思维习惯差异,一些英语概念对应的中文略有不妥,如“cultural landscape”在书中被译为“文化景区”,容易与旅游概念中的景区混淆,“文化景观”可能更合适些。

勘误:1)p320,倒数第三行,“儿童在街上玩耍,在(在)显示出……”;2)p543,第五行,“以及盐业商人如何暴富的历史,(在在)说明了……”

敬Tracey

书评至前已算结束,但,且容我在此赘笔,致敬这位我在CUHK人类学念书时最爱的老师。她于2016年3月21日病逝于墨尔本,终身致力学术,未婚未育。

我从来不知道,Tracey(吕烈丹,Dr. Tracey Lie-dan Lu)还有“高山云”这样一个饱含诗意和壮志的笔名。但又觉得无比贴切。

她大概是全系打分最严格的老师,从不会如其他老师那样顾及学生未来的进学申请而给予不错的评分,高低全凭本事。但正如Bosco在怀念她的贴文中写道:“我想,她成为一名受欢迎的好教师的关键,并不是对学生有多么亲切,而是她思维清晰,教学有方。”(I think that her key to being a good teacher and popular with students was not that she was "nice" or super friendly with students, but her very clear thinking and well organized lectures.)我依然记得,在几乎所有老师都会提前将阅读材料发放给我们的时候,只有Tracey,每次仅提供书名和章节,要求我们自行借阅。后来从Ju-chen的叙述中得知,这份坚持是因为在她看来,浸淫于图书馆同样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学生走进图书馆,寻找某本书,就有机会浏览书架,从而意识到课题被如何归类,又是如何与其他课题相互关联”(by actually walking into the library to find a book, a student would then have the chance to browse the book shelves and be inspired by how the topic was categorized and linked to other topics)。

最打动我的,是她母亲的话。我这才知道,原来27岁的她,就曾说出“想用一生的精力去填补中国考古史上的空白”。

f:id:worldsy:20200419163501p:plain

毕业之后,我曾在无数个时刻想起Tracey,想起她的直言不讳,她的心无旁骛,她的自我和洒脱。阅读这本书时,我也总在疑惑,为什么它会被更名为《从迦太基到迈锡尼》?尝试从篇章顺序、年代新旧去解释,皆无法成立。但至少,我在迈锡尼那一章找到了一段话:“站在岸上于海风习习中遥望静静矗立于海中的布尔齐(Bourtzi)城堡,想象数千年来地中海波澜壮阔、风云变幻的人类历史,都沉淀在湛蓝的地中海水之中,只有石头见证着当年的英雄豪杰和他们的故事。多少一世枭雄,均已变成天边飘浮的白云。对尘世的名与利、生和死,又何必过于执着呢!”

我想,她就是那片自由的高山之云。

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