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和

田野花开

01 典型的天津

行程目录:边界之旅 · 序

“上一次来天津……还是上一次。”

面对老丁抛来的问题,我竟然只能用上从互联网学来的废话文学。

老丁说,如果不算多年前在天津转机(飞赤峰与我汇合),这就是她人生头一回踏足天津。我呢,确实来过,但究竟是哪一次游荡北京时顺便伸了伸腿,真是完全记不得了(翻了老日记,才忆起大约是2012年,也是奇怪,二十出头的事情竟然已经忘得那么彻底)。对天津相当浅薄的印象,除了那只在桥上骨碌的“天津眼”,也就剩下概念模糊的“五大道”。所以说是重访天津,其实看什么都新鲜。

高铁飞驰了五个半小时抵达天津南站,位置虽偏,也已然通了轻轨(3号线)。郊外的轨道总能大大方方在地上跑,我侧身盯着窗外,不知为什么突然想起从仁川机场到首尔的路。转入地下后就变得无聊起来,不便盯着人看,只能打量路线图和站名,发现所谓的英文翻译都变成了聊胜于无的汉语拼音(比如“北站”对应“bei zhan”而非“north station”),想起几年前似乎北京就开始这么干,原来天津早早跟上了中央的步伐。

酒店选在下瓦房地铁站附近,离老区不太远,去新点儿的行政中心一带(主要是考虑天津博物馆)也够近。当然,紧邻着作为天津城市起点的直沽,实在是意外之喜。

落脚后的小半日和次日,基本走完了一个合格的天津经典游。

五大道自然是首选。老丁没做功课,被我直接套用青岛的八大关一对比,就瞬间领悟。不过有意思的是,就像挨着的“小白楼”早没了小白楼,“五大道”也不纯纯是五条道——据说最初只是对这片区域的俗称,因其在上世纪80年代被列为了首批市容市貌改造对象。在背景非富即贵的老宅群里随兴溜达,人流和花车就是路标:疙瘩楼(挂个牌子解释自己不是“瓷房子”有种不愿碰瓷顶流的可爱和无奈),大理道(作为才结束不久的海棠花节的焦点充斥着各种拍照打卡装置),民园广场……从市民利用的角度来说,其中我最喜欢民园广场的改造:将百年前的体育场变成多功能的户外空间(特别是侧面的下沉设计),无论作为观光还是日常休闲的场所,都很有吸引力。

剩下位于中心区的代表景点半日步行路线:营口道(地铁站)-瓷房子-金街(劝业场)-邮政博物馆-解放桥和世纪钟-意风区-建国道(地铁站)

唯一购票游览的是瓷房子(应老丁的要求),当然我也抱着对中国版高迪作品的些许期待——但显然它不是另一个米拉之家。内部除了楼梯、门廊、八角亭稍有包装,基本就是单纯的私人藏品展览,而从选品到讲解都致力于呈现传统的仁义道德,特别是三楼的“皇恩钦赐”匾,让我深深记住了馆长张连志的大量好人好事(走到出口还发现路边滚动的LED屏上竟是他最新出演的影片《津门悬案之消失的女人》)。瓷房子的走红似乎只是再次证明了成为顶流的两大要素:满足广大群众的粗浅趣味,符合上层的核心价值观。聪明的商人,自然名利双收。

未曾想瓷房子仅仅是个开头。或许是期望较高,这条路线逗留的几处都低于我的预期。原本指望天津劝业场能够一反全国其他地区劝业场的衰颓之势,没料到从去年11月起就进入停业修缮状态,五个烫金大字下闪动的广告屏循环播放着反诈骗宣传片,还不如对面以星巴克形态运营的浙江兴业银行大楼来得和谐。天津邮政博物馆的展览略为单薄,姑且不论建筑,连其作为中国近代邮政发端的优势也未加凸显,私以为可看性、互动性都不及上海邮政总局,不免产生物未尽其用的遗憾。意风区部分为纯步行,某种程度上却也是画地为牢,商业气息过重,无人问津的角落业态也容易凋敝,穿行其间不禁生发“金玉其外……”的感慨。固然是建立于意租界的历史之上,可惜如今更像个欧罗巴乐园,徒留一块块不起眼的保护建筑铭牌链接过往。

食记

本以为天津会是地道的北方口味,点了几餐后,突然疑惑为何这么多酱香甜口系。有网友解释与早年漕运江浙商人北上有关,导致受到淮扬菜包括鲁菜影响。简单记录几家。

东林餐厅:在五大道就近吃的热门餐馆,虽说网红,倒也有本地人模样的食客组团落座。餐位紧张,十分火爆。试了八珍豆腐,豆腐原来只占个名头,多的是“珍”。

缘升和饭庄:意风区附近的二十年老店,评论多言火爆,但从我们落座到离开总计4桌客人,哪怕是工作日,也实在冷清。尝了独面筋,接近无锡菜的甜。后来查资料,原来“独”意指小火微炖——那可不就是吴方言里的“炖”(du)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