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和

田野花开

11~12月读书笔记汇总

(堆积的后果就是一整天都写不完笔记,卒)

《离线》

离线的自我介绍如此开篇:“《离线》杂志诞生于 2014 年 8 月,前身是只出版了一期的《1024•人与机器共同进化》。”我算是注视它诞生的元老级读者,早从“1024”与“离线”创刊号(开始游戏)中获益良多。转为付费电子刊物后,电子版也陪伴了自己一段无聊的通勤时光。2017年那封告知即将真正“离线”的邮件有多令人遗憾,2020年从同一地址发来的“上线”通知就有多令人雀跃。小型作坊的形式决定了这一mook的生产周期不会太短,整个2021年度,离线仅发行两期,为了避免它过早再次offline,遂以原价购入支持。

1. 《离线·副本》

“副本”即“copy”——从众多中译里选择“副本”这样一个衍生于游戏的词语大概是对“开始游戏”的回应。Cris在卷首语中说明了篇章的组织逻辑,即副本的几种形态:复制品、仿制品、独立品。

“复制品”类目第一篇,科幻作者双翅目从人类历史进程讨论了油画、照相、当代的“山寨”、未来的克隆等copy。这里作者提到一个有趣的议题,东西方对待正副本的态度差异——例如日本伊势神宫的“式年遷宮”在UNESCO中引发争议(重修的副本是否仍能被视为历史遗产?)。第二篇David E. Nye则详细分析了流水线上的copy。它出现于1908-1913的汽车工业,福特公司创造性地引入这一模式,进行劳动分工(简化工作)、机械功能单一化、机械电气化、布局依据流程、流程自动化,由此实现了组装一台T型汽车从12小时到93分钟的飞跃。甚至1916年福特公司还雇佣了25名全职导游来应对源源不断的参观者。在2020s中期,流水线获得的更多是赞誉,1927年的交响乐作品《100万辆廉价的小汽车》(Frederick Converse)还用乐器模拟工厂汽笛等声音。同年,富勒设计了Dymaxion House,一种使用预制部件建造的节能房屋;二战之后,房地产开发商William Levitt开发出大片统一样式的住宅区,平均16分钟就能建成一座。1927年,纽约还举办了“新机器时代博览会”,追求整齐划一的女子舞蹈团也开始出现。

“仿制品”的几个案例分别来自乐高、501军团(星球大战的coser)、今敏根据真实想象的并不真实的“未麻的房间”。

“独立品”是对正品的特性的部分保留,例如日本文化中对美国潮流的模仿(city pop音乐/牛仔裤/日式RPG游戏),例如基于现实的VR/MR乃至最终的ER(Expanding Reality、万物互联的交互系统)——某种意义上,是虚拟世界(副本)对现实世界(正本)的入侵。

2. 《离线·共生》

“共生”其实是复刊后的第一本,相比起“副本”,私以为背负回归野望的“共生”内容更丰富,也更贴合当下;对于“离线”而言,则更像是对“人与机器共同进化”的呼应。“共生”同样区分了类型,大致是向内的共生(微生物)、自我的共生(人的构件)、向外的共生(社区空间/城市与自然、城中村)、虚构的共生(关系)。

在《人的共生——万物的尺度》一文中,“自我的外化”提及衣服作为共生体。尽管常说衣装为身外之物,但事实上衣服也强化了身体的边界感知,伊拉斯谟认为“衣服是身体的身体,身体是魂的衣服”。过去,纹身作为衣服,而当衣服替代了纹身,interface就变成了衣服。

不过万万没有想到,本期对我影响最深的,竟然是对弗里曼·戴森(Freeman John Dyson)的纪念篇章,直接开启了我之后的一连串阅读。

戴森:《宇宙波澜》《一面多彩的镜子》《反叛的科学家》

借《离线》的整理来回顾下戴森的一生:1923年出生于英格兰,父亲是作曲家,母亲是律师;1936年进入温彻斯特公学,对数学有极高天赋,喜欢并尝试写作科幻小说;1941年入读剑桥三一学院,跟随哈代学习数学,但也深受伯西柯维奇的影响;1943年服兵役,进入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负责统计分析轰炸机受损的原因(这一讽刺研究在《宇宙波澜》中有详述);1945年,前往帝国理工学院担任教师,并在剑桥取得数学学士学位;1946年,逐渐转向物理,学习量子场论;1947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跟随汉斯·贝特攻读物理学研究生;1949年,发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论文,对1965年朝永振一郎、施温格、费曼之所以获得诺贝尔奖的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研究事实上也有贡献;1951年,成为康奈尔大学的物理学教授(此时甚至不到30岁);1952年,应奥本海默之邀加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此后参与猎户座计划,研究如何使用核能推进航天器,但因核废料导致污染而停止,也在物理、数学上皆有成就;1975年,出版第一部著作《宇宙波澜》;1980s初期提出的“Dyson tree”(经基因改造的植物可以在彗星内部生长,为生命提供养分,实现生命在太阳系外的存续)被许多科幻小说运用;2015年公开驳斥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共识;2020年去世,享年98岁。

戴森的观点散见于演讲、书评、论文之中,但他最重视的作品始终是自传性的《宇宙波澜》(Disturbing the University),我个人也认为这本最能全面了解戴森的科学观、人本观以及这样的个体“从何而来”(家庭背景、师友影响等)。戴森也在开篇第一章就解释了自己关注点之广泛:“部分的我要描述从内部看科学是怎样的;部分的我要讨论技术的未来;部分的我还要描述一些科学伦理问题,它们牵涉战争与和平、自由与责任、希望与绝望。”这让作为科学家的戴森,可以写出极具共鸣与启发意义的文字,并提供科学家的解读视角。

戴森对年少时的回忆令我十分羡慕其学习动机以及成长环境。他能够主动遵循“朝六晚十”的作息,享受被比亚乔(Piaggio)《微分方程》里700多道例题充斥的圣诞长假;而他的律师母亲会在散步时告诉他,她理解戴森这份对于抽象美的激情,但在急于成为数学家的同时不要失去人性,如果成功无人分享,连数学本身也会变得枯涩无趣。作曲家的父亲让戴森早早领略了古典音乐的魅力,而他的数学兴趣更是引向了音调符号的排列,戴森由此发现,巴赫48首前奏曲和赋格曲中(以全部24个大调和小调所写)只出现了一次降E小调(第8号),这首前奏曲从而成为他的最爱。父亲与他讨论战争,比起戴森的道德矛盾感,其父认为:“我们需要做的只是举止大致正派,而整个世界很快就会站在我们这边。”这恐怕是戴森今后讨论科学的伦理道德的基础。

戴森的后代也能大致反映出某种对道义的追求。正如他在《反叛的科学家》之《科学可以合乎道德吗?》中所说,父亲、自己、儿子都找到了某种意义上对全球都有益的技术(其父曾拥有摩托车这一象征平等的工具并掌握相关技术,自己的核聚变反应堆技术理论上能为所有人提供廉价而充足的能源,儿子的CAD-CAM技术能在荒野制造小艇,再现阿留申人的古老技艺)。《宇宙波澜》之《回到地球》一节回忆了1975年他去加拿大太平洋岛屿探望儿子乔治,这是全书中最natural的部分——他们听独居岛上的居民讲述如何开发土地、自己雕刻装饰农庄,坐着皮艇寻找鲸鱼、拯救落海的伐木工。全书终章《地球与天空之梦》也是戴森梦见与乔治试驾他制造的宇宙飞船巡航太空,梦境的描述充满了一种科学的浪漫:“我们是自由的灵魂,以宇宙任何地方为家,无论我们碰巧到了哪里。”

《一面多彩的镜子:论生命在宇宙中的地位》和《反叛的科学家》分别是戴森的演讲集和书评集。前者围绕三个主题:政治方面,试图理解生物技术对人类和道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科学方面,力图在智识上理解生命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个人方面,试图理解生物学在哲学和宗教方面的影响。后者借书评讨论了众多具有反叛精神的科学家,个人立场也见诸其中。许多言论都很有前瞻性,最反叛也最启智的,私以为是他多次强调的气候变暖问题。

控制人类活动以遏制气候变暖几乎是当代共识,但戴森认为,全球变暖的现象被严重问题化了。一方面,被夸大的全球变暖转移了人们对更迫切的贫困、传染病、公众教育等问题的关注(以及经费);另一方面,根据戴森对土壤中和大气中的碳的交换的计算,全球变暖(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问题,更多是土地管理的问题(以增加表土吸收气体,例如中国烧煤变得富有,美国积蓄表土改善环境,大气仍能维持碳含量的稳定),而非气象学的问题。至于随之而来的海平面上升、进入冰河世纪的猜测,戴森提到了一笔糊涂账:人们并不清楚,环境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人类活动造成,多大程度上由长期的无力控制的自然过程造成。毕竟以过去的周期而言,每个十万年里都有一个持续九万年左右的冰河世纪和一个介于两个冰川期之间的持续一万年左右的温暖期,而目前我们处于一个一万二千年前开始的温暖期,换言之,下一个冰河期早就应该开始了。所以“全球变暖”究竟是加速还是延缓了冰河期的开始,以及如何理解这种加速或延缓的意义(人类的消失如果是自然规律,应该遵循还是反抗——sy)。

《反叛的科学家》暂时没读完,节选自《武器与希望》(Weapons and hope)的几篇最有可读性,可以考虑作为下一部戴森系列读本(似乎只有英文版)。

刘妍:《编木拱桥》

调研浙南是寻找拱桥资料的最初动机。但刘妍在一席演讲时显示的严谨、冷幽默、男子力(无意强调性别分化,只是实在想不出其他词)莫名触动自己,很快我又发现原来早在多年前就微博关注了这位“@纸上匠”(天知道这条关注链如何形成),种种关联让我打算读完这部凝聚十余年研究心力的建筑专著,最终也整理了一篇全书梗概笔记

主要内容此不赘述,单纯记录阅读感受。

刘在群岛读书会上主要分享了本书的写作方法,尤其提到了前言。这确实也是翻开书页后最让我惊喜的部分——我从没见过哪部学术著作用这么“不正经”的方式写作序篇。但它绝非偏离主旨:这支充满镜头语言的“预告片”呈现了全书的关键人物(包括作者自己!),例如端坐帐中的恺撒,凿石的年轻帕拉第奥(《建筑四书》),绘制桥梁草图的达芬奇,进言以筷子桥法搭造虹桥的杂役,卧波而去的泰顺廊桥(薛宅桥),在东海道寺院中的河合东一郎,寿宁杨梅洲桥的高难度搭建,来到旧金山的河合及其在洛杉矶建造的日式庭院,被选中设计武汉长江大桥的唐寰澄,清华大学教室里的学生(即作者)。

对于追逐中国廊桥的我而言,刘开始讲述的恺撒、达芬奇、圆月桥都在我的关注之外,阅读之前我甚至不理解也不感兴趣。某种意义上,是作者细致的考据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无论是对多语言文本的细读,还是现场考古圆月桥的构造,作者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层层抽丝剥茧的做法令我敬佩,行文也由此具备了侦探小说般的阅读快感。这样的写法贯穿了全书(=建筑考古学的理念贯穿研究),对圆月桥结构和建造历史的推断、对如龙桥的考古正是两章范例。尤其令我叹为观止的一段推理,是作者分析如龙桥二次建造之所以采用不必要的凿孔拖曳平苗的施工方法,很可能是一种继承,由此推论二次建造的绳墨目击并学习了一次建造者,所以两次建造的间隔年限不会超过60年。

第五章“营造木拱桥”是我在翻阅实体书时草草略过的部分,大量专业性的建造术语令人头疼。电子版迫使我一页页点击阅读(这可能是电子书的好处?),细读之后才发觉并不难理解。而且大量营造知识来自当地匠人,工程各个阶段的细节在这里得到详述,可以一窥本土的建造观及背后的文化(例如女人不可以跨越栋梁、木材的头尾首先要与河流的头尾一致)。不过其中“抽度”的解释要配合图解,我现在也不能肯定自己完全弄明白,这可能也是作者几次公开分享中都完全没有提及这一代表闽浙木拱桥营造技艺成熟化的关键技术的原因。

另外,虽然作者并未自夸,但排版应当称得上是《编木拱桥》的一大亮点。分列的注释与插图恰到好处地配在正文旁,非常有助于普通读者理解这一有些遥远的研究课题。几幅桥梁分布图、结构对比图都是很实用的参考资料。

最后,感谢Holz回关了我(为此兴奋了一早上)。

人寿保险与人类学:《道德与市场》《生老病死的生意》

华师大“薄荷实验”出版的这两本书购入已久,终于在交稿后迎来了阅读时机。尽管翻阅后很快就发现,两位作者研究的“寿险”和我起初好奇的“保险”仍有差距——寿险作为一种在死亡后赔付的险种背负了更多将生命定价的道德压力——不过仍能一窥保险业的内幕和代理人的共有话术。

维维安娜·泽利泽(Viviana A. Zelizer)《道德与市场》初版于1979年,展示市场如何介入传统上的圣域——死亡,过程中遭遇的抵制和最终的被吸收。观察的主体是美国市场,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提供对比参照,其中英国是寿险较为顺利进入市场的正例,法国是比美国更加排斥寿险的反例。但寿险对道德理念的挑战是共性,即使在最容易发展的英国,寿险的发展速度也相对缓慢。法国则证明了,即使收入充裕,即使火险和海险都被接受,法国人比起“死后才能赢”,更倾向生前获得回报;在人寿保险得到发展后,支持者也更多宣扬保险的道德属性。作者撰书时,沙特阿拉伯、利比亚等国家仍拒绝法律认可寿险,不过据我了解,目前已有伊斯兰保险(Takaful)。

【展开一下。顺手查了下伊斯兰保险,发现也是个有趣的概念。由于保险是基于不确定性的投入,与伊斯兰教义存在矛盾(诱惑世人以欺诈、投机、冒险等不正当手段谋取不义之财),因此诞生了Takaful(恰恰也是在1979年于苏丹诞生,1980年沙特阿拉伯出现 Islamic Arab Insurance Company,故而本书作者未能讨论这一保险形式)。这种体系定位为“互助合作”,被保险者与保险公司是合伙人的关系,共负盈亏(但实务上,股东并不承担进行融资以填补损失之义务,来源)。我想是否可以理解为,Takaful就是给穆斯林提供了教义可接受的商业保险选择?】

美国人寿保险最终被接纳也离不开道德立场。作者提到,从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人寿保险公司努力证明了其事业的正当性,而且将其销售的吸引力建立在寿险产品的“准宗教性质”之上,让寿险变成“善终”的必要条件。这一阶段的代理人也带上了传教士的色彩(有些确实是神职人员出身),甚至给投保赋予了“社会责任”的意义:“每一个未投保的人都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害。……他不知何时有可能离去而不留下任何财产,这样就给社会带来供养其家人的负担的风险。”

有趣的是,《生老病死的生意》显示,这一招在中国失效了。这或许与中国接触保险市场的时机有关(经历大跃进和文革的早期保险已经断裂,1979年后虽有成立国企人保集团但并未普及,1992年美国友邦AIA的进入才导致中国保险业的图景发生巨变),投资理财成为中国人更关注的保险功能。但这并不意味不存在道德阻碍,事实上,中国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让道德层面的对话根本无法展开,“中国人集体回避对早逝的想象和讨论”,使得要在中国成功地卖出人寿保险,必须格外强调产品的理财性质,产品开发也由此发生了本土化的转变(但事实上,风险管理产品才能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这种迎合本土偏向的做法是违背了公司的利润导向)。

作者陈纯菁选择了四家不同背景和运营模式的保险公司作为长期田调对象,可以清楚看到效益和发展差异。根据作者描述和成立年代推测,A、P、T、L公司大概分别是业界大佬AIA、草根进阶的平安人寿保险、士气高涨的太平洋安泰、套路古板的中德安联。p123的表格一目了然。

f:id:worldsy:20220104004802j:plain

APTL对照表

尽管中国市场有特殊性,但代理人的污名问题从《道》到《生》仿佛一脉相承,换言之,不论文化环境,保险代理人的声誉都未与行业一同正当化,即使人寿保险这一非必需品相当有赖于代理人的推销。陈纯菁在最后“附录一”中提到中国代理人往往被公司画饼——对方将美国的代理人描绘成很有社会声望的职业,他们也由此做着提升收入与地位的美梦。可悲的是,“dirty work”几乎从一开始就伴随这个职业,从未远离。

【后记:读完本书后,我“回归初心”从平台开始了解保险,试着添加了“学霸说保险”。然而他们对保持联系的热情实在令人难以承受——即使我客观上理解代理人的存在,但情感上仍然排斥。当所有的热情指向一个“买买买”的消费期望,我只能选择删除,甚至尚未开始咨询。】

项飙:《把自己作为方法》

其实在标题中不该漏掉“57”(吴琦,《单读》主编),毕竟这是一部对谈集,而且57也在谈话中给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和个人见解。不过和大多数读者一样,我确实是在阅读《全球猎身》《跨越边界的社区》之后为项老师而来。但也正因如此扎实的研究著作在前,再来阅读这一段段相当发散(尽管你可以说是“形散而神不散”)的对话,难免因意犹未尽而稍有失望。许多主题都可以扩展,部分讨论也可以更加精简(如果不是以对谈的形式)——fine,你选择了这样的文本,就不要叽歪了。(以上吐槽不针对两位对谈者)

先说说书名“把自己作为方法”。这种命题在中文世界还是挺让人眼前一亮,不过恰巧《从那霸到上海》的作者孙歌(有意思的是项飙也提到了竹内好——孙歌的主要研究对象)提到“作为方法”这一短语在日本的泛滥趋势,果不其然搜出一堆“方法として”书名,早到沟口雄三的《方法としての中国》(中译本《作为方法的中国》,57早在2013年读完并给出五星好评),近至安丸良夫的《〈方法〉としての思想史》。孙歌对“方法”有一段解释:“所谓‘方法’绝非直观意义上可以套用的模式……方法其实仅仅是对于一种实体性经验的开放,它的意义在于,在无法直观挪用的层面上,揭示每个独特经验深处可以供人类理解与共享的要素。而这些要素之所以为人类共享,是因为它可以提供给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联想问题时的媒介,它的功能是促使不同文化的人各自在自己的历史经验中提炼自身的原理,发现自身的问题。”就此而言,联系《把自己作为方法》的正文——从项的个人独特经验出发、使读者借此提炼自身——这一书名倒是十分贴切了。

全书由三次比较正式的谈话组成,2018年3月的北京、8月的牛津、12月的温州。北京谈话最为循规蹈矩,按照时间线回顾了项的童年、青年(北大记忆、浙江村研究);牛津谈话总体围绕牛津、新加坡、以及这一阶段的“全球猎身”研究和更广泛的跨国/全球议题;温州谈话更多引向项飙目前的研究主题“流动”。而像乡绅、有机、人类学等关键词基本贯穿全书。总体来说,对谈体很难形成对某一主题的深刻认知,恕我无法做出什么总结,就简单摘几段吧。推荐青年阅读。【ps:从浙南调研的角度来说,温州中学、鱼圆、苏慧廉、孙诒让等名词着实亲切。btw:我是听着Joan Baez的首张同名专辑看完本书的,这些歌词质朴的民谣确实很像项飙的气质。】

(中国特色的边缘和中心的关系)每个“地方”都有一套帝国,除了没有皇帝。它所想象的地方与中心的关系不是等级化的关系,有高有低,而是像月照千湖,每一个湖里都有自己的月亮,靠这样构造一个共同性。

 

(辩驳“差序格局”的滥用)费孝通提出“差序格局”其实是要回应一个当时很大的政治争论,就是政党政治对中国是否合适。……费认为中国人不可能形成现代意义的政党,他讲“差序格局”其实是对民主体制的一种回应,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差序格局就有很强的内在意味。

 

真正的英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自己生活的每一天。

想清楚究竟我能做什么,我跟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我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这个问题,都得搞清楚自己是谁,否则都会有这种危机,除非完全盲目地被主流裹挟进去。

 

观点属于人民,把观点整理出来,这个就是我们的工作。

民族志就是图景式理论,通过无数细节一笔一笔叠出来,就像一幅巨大的壁画,不能把它浓缩为一个结论,如果浓缩为一个结论,就会觉得这个结论本身毫无意思。讲的就是常识,要看它后面的细节是怎么叠出来。我的乐观也是在这儿,现在年轻人想看这样的表述,这是完全合理的要求,人类学家应该满足他们。

 

流动,加速的流动,不一定使生活变得更开放,反而可能加固了原本的不平等关系和这种意识形态、社会规范。

 

(特别感谢57指出了非虚构写作的问题)最近国内的年轻人也对非虚构写作很感兴趣,但我觉得有一些变化,也许那个直接性还在,无非是文本、语言层面的更新,用更现代的语言来表述,但厚重感在消失,它讲一个人的故事就完全陷入那一个人的视角,且不说选择讲谁的故事,这也是很值得讨论的问题;或者讲一个集体事件,用记者的办法,用八个、十个信息源来交叉印证,好像自己讲的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无可争辩。您提到的那种厚重、乡绅对于未来的关怀、伦理判断,在现在的非虚构写作中是普遍缺失的,整个社会其实也是如此。

孙歌:《从那霸到上海》

这又是一本文集。(老实讲,在两本扎实的人寿保险研究报告之后连续阅读对谈、文集这样的“拼盘”文本,很难从整体上获得太大的收获,有的只是零星思想碰撞时的快感。以后可以考虑穿插式阅读。)全书为三部分,“在临界状态中生活”、“我们为什么谈东亚”、“跨文化的政治学”,私以为可读性也依此序由高到低,这或许也可以从副标题“在临界状态中生活”中得到印证(如果仅仅这一part出个小集子,我愿意给出4.5星)。

“临界状态”,源于冲绳知识分子仲里效所作的报告《在临界状态中生活的思想》。冲绳,被认为是东亚对于临界状态最敏感的地区。“琉球处分”(1870s日本吞并冲绳)以来,琉球成为“冲绳”县,不得不“日本化”,甚至不得不卷入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战后不得不陷入日本和美国合谋的钳制状态——被美国托管时,冲绳曾以日本国旗象征抗拒美占的意志;但很快冲绳人也意识到其中隐藏的依赖日本的倾向,从而掀起了“反复归”运动。这两种并不完全矛盾的选择正是处于“临界状态”的冲绳的被迫之举,毕竟它已无主权。你不会听到主流倡导“冲绳独立论”,“冲绳人并没有致力于建立一个国家认同,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对于紧张流动的现实保持清醒”,这种聚焦如同一条始终绷紧的绳,构成了冲绳的“临界状态”。

孙歌提到的一个细节事实很能说明这种状态。在飞机即将着陆那霸时,经历了一段极低的低空飞行,甚至感觉飞机就在海浪上掠过,仿佛还能看见水底的白色珊瑚礁;然而几日后,她被告知,这段低空飞行是由于冲绳的领空被美军占领,民用客机无法进入高空,为此必须承受更多风险、耗费更多能源保持低空前进。【很遗憾《冲绳》已经出版,否则我会把这一信息加进指南。】不由得感慨,外来者所见的美好表象,有多少是建立在悲情的真相之上。美国和美军基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冲绳,从战争记忆(冲绳平民曾在日本军队的强迫下集体自杀——尽管这一历史曾在教科书中被改写为“自愿殉国”),到因近海渔业生产和远洋贸易被阻断(海域受美军管制)而不得不依赖畸形的“基地经济”,再到城镇格局的形成(例如宜野湾市中心的大片区域留给空军基地,百姓必须绕路而行),以及今日美国士兵对冲绳社会的持续骚扰。某种意义上,威胁明目张胆存在的“非常态”已经成为冲绳的“常态”。

这可能是为什么,在2011年“3.11”事件之后,冲绳的活动家会更敏锐地察觉到,除了核辐射的危害之外,日本自卫队正借助这一事件悄然升级,将舰艇开进了那霸港,制造日美联合作战的意象——可以认为,2013年的钓鱼岛争端绝非偶然。而与冲绳人相对的,是日本本土民众对“常态”的偏执。作者提醒我们,从地震海啸后迅速恢复秩序化的常态,究竟是威胁的消失,还是人们的漠视?(遵守常态、按照规律重复性地通勤和作息,是最节省能量的方式,人天然地倾向这种“惰性机制”。)【“疫情常态化”的当下,是否也隐藏着更大的危机?】

第二部分主要围绕“东亚”概念的论述。作者指出一个有趣的事实:“东亚”和“东北亚”很多时候可以互换使用,即使不作明示,不同语境下人们也能判断出“东亚”的具体内涵。作者认为这不仅源于“东北亚”的强势,甚至归根结底是东北亚的某些地区更需要这个概念。日本最早出现”东亚“的论述,赋予了“东亚”与战争密切相关的特性。关于“东亚”这种内在的互关和互斥,韩国学者白乐晴有个值得深思的见解:“分断不是一种临时状态,而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一种‘常态’。”资本主义的稳定需要动员地区内的敌意,使状态维持在一个不被激化也不被解决的水平(sy:不过这可以解释朝鲜战争的援助吗?)。此时再看冲绳,当地人表现出了不同于站在各主权立场的民众的态度——比起胜利,他们更展望世界和平,因此他们会担心美军基地即使撤出冲绳,也可以安置到太平洋的其他反对力量更弱的岛屿,和平并未实现。

最后想摘录全书多次提及的冲绳人川满信一所拟的一篇“宪法”《琉球共和社会宪法C(私)案》(日文全文),既有乌托邦的希望和温情,也不乏指导现实的能量,令我十分感动。开篇如下:

以浦添为傲者灭于浦添,以首里为傲者亡于首里。以金字塔为傲者毁于金字塔,以长城为傲者衰败于长城。以军备为傲者死于军备,以法为傲者溃败于法。仰仗神者灭于神,倚凭人者毁于人,依赖爱者毁于爱。

 

以科学为傲者毁于科学,以饮食为傲者毁于饮食。谋求国家者入住国家之牢狱。在集中化和超大化的国家权力之下,在剥削、压迫、屠杀、不平等、贫困、不安的极限处,人们谋求战争。我们不要忘记昔日夕阳余晖中那已然化为沙尘的西域古都,不要忘记惊鸿一瞥之印加帝国。不,何须回忆那些逝去的文明,我们现在就立足于焦土之中。

【其实在岁末年初阅读这本,部分是因为书名,想借远方的冲绳与近边的上海构成一种被疫情分割的时空跨度的象征;另一方面是补上调研冲绳时的未竟之书。阅读时想起在冲绳的日子,感慨万千。】

其他

1. 《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小》的中译名应该是“城市小空间”,源于社会学家【wiki词条中还有一个title“people-watcher”】威廉·H·怀特(William H. Whyte)对城市环境(尤其是小空间)中人们的行为举止的观察。广场是书中的一大观察环境,怀特比较了纽约受欢迎的西格莱姆广场(Seagram Building 周边)和水街77号(77 Water St周边),归纳出异同点,提出了一系列影响小空间人流量的因素,包括坐凳空间、阳光等自然元素、食品小贩、“不受欢迎者”等。有一些结论颇为意料之外:例如通行和坐凳并非对立(人们喜欢站在人流中对话、喜欢坐在常规通道上)、人们总是想要挪一下椅子(无论原先的距离是否适合)、下沉式空间往往是死角。

作者也谈到了巨型商业中心,描述简直恰当极了:

我们看不到巨型商业中心的外边。我们不知道,我们在哪座城市里,或者,完全不知道我们是否在一座城市里。这种巨型商业中心可以在机场或新城里。可以在东方,也可以在西方。背景音乐不能给我们任何提示。哪里的巨型商业中心都一样。我们可以在国外或在一个卫星上。我们处在一个普遍受控制的环境中。

 

巨型商业中心可能与巨型建筑和高速公路时代相伴,巨型建筑和高速公路培育了它们。它们是过去时代的最后的震荡,它们是未来城市的可悲的模式。

 

(郊区购物中心)我们驱车到一地买一种东西,再驱车去另一个地方买别的东西。我们进入的是一个封闭的步行系统,事实上,像一个庞大的顾客处理机。

2. 《孤独传》

因为维舟的四星点评+书评《文明人的疾病》而开启的阅读。事实证明,那篇书评就已经浓缩了全书精华。以下是两个相对言之有物的关于孤独的讨论主题,另外的老年孤独、homeless的孤独等启发不多。

【孤独的性别差异】

较于女性,男性的孤独指数更高。

(独居)传统上,只有生活优裕的白人男性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惯例不适用于黑人作者和女性,因为女性向来需要通过家庭结构而非个人成就来获得社会认同。

独身女性有可能被视作一种威胁。

《暮光之城》在文化上的成功重申了这样的观念:灵魂伴侣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尤其是对女性的个人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女性的价值是由她投入对方身上的部分所定义的,是由一段关系定义的;而只要对方是对的“那个人”,这段关系甚至可以是虐恋。这样的语境同样在暗示,那些没能找到这种爱的女性是“不幸的”或是失败的。……那么完全有可能是灵魂伴侣的神话反而助长了人的孤独。

 

【数字化时代的归属感和孤独感】

在现代早期,仪式可能包括强制参加教堂礼拜,口授经文教理的礼仪崇拜;21世纪初的归属仪式可能就是YouTube网站发布的“开箱”视频,人们在这种视频中分享拆包的过程。

社交媒体的悖论之处在于:它制造的孤独与它自身努力克服的孤独是一回事。正如自杀可以通过社会传染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孤独也被认为是晚期现代性社会力量的产物。

如果一个人因为社交媒体产生了类似孤独这种不必要的情感困扰,那就说明他的线上世界覆盖和替代了线下交流,而不是作为现实中有形的、具体的关系的补充。

当社交媒体是一个人与这个世界之间唯一的沟通方式,孤独的现象就会更常见。